青州山村食虫习俗

家乡区县: 潍坊市青州市

  去年暮秋,曾去西南山区小住,时间虽短,却收益良多。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物产丰饶,民风淳朴。自古及今,素有食虫习俗,它像一只万花筒,折射出了饮食文化的多姿多彩。

松虎蛹子成佳肴

西南山区的山峦崮顶,多栽有松柏树,有一种叫松虎虫的害虫,专吃松柏树的新枝和嫩叶,靠着自身的保护色,吃饱了就潜伏在树干皲裂的树皮里。夏末秋初,松虎虫就变成松虎蛹,黑褐色,大如人的小拇指。蛹经用香料碘盐腌制后,用油炸透,剥去外皮,蛹仁醇香可口,不论作酒肴或下饭菜,都很受人们欢迎。

人间美味雌蝈蝈

近几年来,平原地区的大田里超标使用农药化肥,作为田间歌手的蝈蝈几乎销声匿迹了。而辽阔的西南山区,多种地形齐备,生态相对平衡,植被完整。夏秋季节,在野地山坡,河谷崮顶,随处可见蝈蝈的身影,随时可听到它们悦耳的唱和。人们不论下地干活,野外放牧,或是上山砍柴护坡,只要遇到蝈蝈,总要随手捕捉,雄的纳入蝈笼,去集市卖钱;雌的则用草茎系于苇笠或装入特备的小袋中,回家用热水烫死,腌渍于瓦罐,积少成多,可做山民们常年餐桌上的佳肴。山区人民好客,每有客至,除备多种菜肴款待外,还专挑选满肚子籽的雌蝈蝈一碟,用花生油炸至金黄,放于餐桌的中央。入口嚼食,全虫又酥又脆,虫卵“嘎嘣嘎嘣”作响,齿颊生香,真是人间无上的美味啊!

吃法多多知了猴

西南山区,小河密布,沟壑纵横,两岸尽是茂密的树林,每到盛夏,成了蝉的天堂,蝉蛹的滋生地。树下的蝉蛹,找不尽,挖不完,捕获的蝉蛹吃不了。孩子们喜欢烧着吃,大人们喜欢炸着吃、炒着吃、剁成肉酱作丸子吃、煎肉饼吃,也还是吃不完。人们就用线把它穿起来,挂于屋檐的背阴处,使其风干。因为有外皮蝉脱的保护,不怕蚊蝇肆虐,不怕灰尘污染。待到寒冬腊月,或蔬菜淡季,取下一串,搓去外皮,温水生发,遍洒香料碘盐,先在鸡蛋面糊里打个滚,再放热油锅里炸至金黄,装盘端上餐桌,酷似肉丸,不是肉丸,胜似肉丸,外酥内嫩,真是冬令季节里风韵独具的一品野味啊!

蛰伏的豆虫是美味

豆虫,外貌丑陋,爬行的动作也令人望而生厌。初冬季节,它已蛰居地下,蓄芳待来年。人们经过冬耕翻土,一个个进入冬眠状态的豆虫被翻出地面,虫体变得枯黄干瘪,粪便也已排泄殆尽。人们把它拾起来,洗净泥沙,滚水烫死,用多种香精作料腌渍入味,沥去水分,用油炸至外焦内嫩,趁热端上席面,每每成为最早告罄的一道美味佳肴。

食虫习俗,古已有之。人们看重的是其独特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我国幅员辽阔,昆虫资源丰富,门纲目科属种齐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食虫习俗,大大丰富了祖国饮食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共道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自觉地只吃害虫,不食益虫,吃虫灭害,一举两得。

乡情(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