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是“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是“老添仓”。这两个节日反映出纯朴的农民对最低生活要求的喜悦 和期盼。盼望今年获得好收成,把粮仓添得满满的,一次不满二次再添,这就是老小添仓的来历。都要捏 灯盏盏以示庆贺,小添仓用糕面、老添仓用豆面。两次形式都一样,水缸里要放“饮马汉”、炕上要有“满炕 炕”——全家几口人都要捏,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中间点一盏灯,取全家团圆之意。捏灯盏盏时要捏十二个 “空盏盏”,代表十二个月,分别捏有凌凌(1一12月),蒸熟时揭开笼看那个月里水多,就说明那个月雨量 大,这是一种通俗、原始的“气象预告”。在灯盏盏的中间插上棉线,倒上胡麻油、点燃放在家中、院内、 大门外各处,并用草木灰打成方形、圆形的格子,俗称“打窖”,寓意粮仓堆得很满,这是多么美好的心愿 啊!然后将灯盏盏点放其间。手巧的妇女们在捏灯盏盏的过程中,能够创作出“猪八戒背媳妇”,“二鬼摔跤” 等面塑作品来。无论老、小添仓,家家明灯普照大地,处处火光映红夜天,颇有一番农村独特的奇景异彩。 小孩们成群结伙,穿梭于各家各户,从村东跑到村西“刁灯盏盏”,儿童们对这一活动最感兴趣,往往是前 呼后拥,你争我抢,弄得烧了手,油污了衣服……。 二月二龙抬头,是春节系列的最后一道“菜”。这一天大清早,男人们要早早地去担水(去井坊、泉边、 河畔),水质要清净,水桶要盛满,桶里还要顺手放上一两片草叶、树枝之类的东西,叫“引乾隆”。民间传 说中的“麒麟”,就是人们心中的“乾隆”,也就是吉祥神的意思。家家“引乾隆”,年年顺利,万事如意。每 人上衣纽扣上要系一缕白绵线叫顺线,表示一年顺顺利利,事事有人牵头帮带。这一天,男人们一般要理 发叫“摸龙头”,女人们要洗头发叫“顺龙发”。中午家家要吃饺子,叫“安龙角”。一个正月吃了肉剩下的骨 头,一锅炖了吃掉,叫“打銮驾”。娃娃们要吃烤枣牌。枣牌是供在灶王爷前的供品,年前用白面做成,工 艺极高,呈三角形,上面嵌有红枣。到此为止,过大年就算圆满结束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