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社会发展

家乡区县: 济南市商河县

 

近年来,商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全县“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主题,着力实施“环境立县、工业强县、三产兴县”战略,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城镇建设、改革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培植发展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温泉经济、生态经济和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现代新商河,全面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优良基础设施环境
商河是济南市的北大门,南依黄河,北望京津,东与滨州接壤,西同德州为邻,省道248线纵贯南北,省道316线横穿东西。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科学编制规划体系,高标准完成了清源湖水库、污水处理厂、县域主干道大修改造等30多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拉开了县城大建设的框架,展现出大发展的气魄。济商高速和德龙烟铁路的开工在即更为商河未来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绿色生态环境
“三年绿化商河”,打造“田园绿城”;天赋温泉神韵,凸显“济北水城”。商河温泉以其储量大、埋藏浅、水质好、水温适宜、疗养价值高、用途广等特点闻名遐迩,“南有冷泉观赏,北有温泉疗养”,商河温泉极大丰富了济南泉文化的内涵。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0%,位居全省前列。放眼商河,林与水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钟灵毓秀的优美画卷,诠释着生态商河的秀美与灵动。

高效政务环境
汇集外地精华,创新服务理念,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品牌。“限时办结制”、“联审联办制”、“一次性告知制”,使服务效率更快;“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使服务质量更好;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要求、承诺时限、收费“五公开”,使服务标准更高;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程代理,使服务环节更细。

和谐社会环境
商河鼓子秧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标准扩建县医院病房大楼,新农合参保率98%以上;新建文昌高级实验中学,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城镇就业失业率低于3%…… 群众满意度测评全市领先,这来自群众的口碑,更加印证着商河的平安、和谐。

文明城市环境
人民公园“一核、多区、多节点”的功能景观布局,与清水粼粼、绿树依依的长清河交相互映,100多万平方米城区绿地建设和紫薇、雪松、龙柏、白蜡等30多个品种苗木的栽植,更使县城每条道路形成了“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的美景,展现出新兴文明城市的无穷魅力。

五大产业推进跨越发展
优良环境聚集八方人气,五大产业推进跨越发展。商河县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包括太阳能)、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电子机械、现代服务业五大特色产业资源丰富,基础雄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以“招商引资与环境建设年”为契机,围绕五大产业强力招商,举全县之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突破龙头企业,带起相关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跨越发展。商河县已成为太阳能多晶硅、高硼硅、安瓿和压制品生产科研基地和纺织服装基地。

“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
高标准规划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服务环境,完善载体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工业项目向经济开发区和城区产业园集中。整合相同产业,壮大产业集群,逐步把两个园区打造成为企业、产业集聚的平台和拉动县城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两个激活”促进群众增收
激活百万亩耕地,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激活民间资本,创建民营经济园区,鼓励全民创业,做大民营经济,促进群众增收。
商河县是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优质大蒜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彩椒生产基地,共有各类规模以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4家。全县各类民营企业达到569家,一个全民创业的高潮正在商河兴起。

提升软硬环境 再造发展优势
商河县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现代新商河“一个总目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两个主题”,实施环境立县、工业强县、三产兴县“三个战略”,抓住项目拉动、城镇带动、民营经济推动、改革创新驱动“四个关键”,打造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温泉经济、生态经济、现代农业“五个战略支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环境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六个突破”,以今年开展的“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年”为总抓手,力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不断开创商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心殇@么么(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