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西安,一个有着最悠久历史和最灿烂文明的十三朝古都。当我敲下这句话的时候,是带着无限的骄傲和自豪的。可是我知道,也正因为承载了太多的过去,以至那厚重的历史使她显得缺少华丽。那些只属于长安的玫瑰的颜色飘走了,却把相同的凝重留给了西安。灰色的城墙、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尘土;密密的城墙把西安的内城围了个密密实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给了西安扬名的机会,西安也为历史的盛名所累。那峰回路转到处都是的封建时代的印迹,早已深深的烙在了西安那已不堪重荷的躯体。甚至于我固执地认为西安人的喘息都比其他地方的人凝重。是的,没有哪个城市像它,现代与古代、崭新与破败、发展与滞后,交错得那样紧密,对比得那样鲜明。古老的街道上耸立着玻璃的盒子,豪华街区中间有许多破破的老屋。仿佛是在古筝的悠扬中夹杂着疯狂的贝斯,在披头散发的摇滚中听到凄婉的二胡。贾先生的《废都》里,黄昏的古城墙上,一个不太高大的人影坐在墙头吹埙,那旷古幽情的、略显伤感的埙乐声,就这么一漾一漾的荡开来.我常常想,他当时在吹的是什么呢?是楚霸王四顾无人时的悲凉,还是阿房宫尚未完全熄灭的瓦砾诉说着的忧伤?而西安,就在略显伤情的埙乐声中,慢慢化成千种俑,沉淀下去。
许巍有首歌叫《我思念的城市》,收录在第一张专辑《在别处》中。他唱,风路过的时候没能吹走这个城市太厚的灰尘;多少次的雨水从来没有冲掉你那沉重的忧伤。从考到北京那一刻起就告诉自己,打死也不回西安工作、定居,就算在北京再怎么艰难和漂泊。可是在此刻,我真的是如此的思念她。曾经几乎每天都抱怨过西安脏,西安小偷多,可是离开了之后才发现,我不喜欢她;可我,爱她。那古老的有些沉重地兵马俑,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华清池,碑林,法门寺,无字碑...这些让西安人引以为傲的名字,早已成为我身上挥之不去的印记。西安人朴实,热情,没有那种大城市人固有的趾高气扬。可有人说,西安人故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愿变革,小富即安;没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胆识,也不喜欢成天花心思考虑怎么做生意怎么赚大钱,只求塌塌实实过自己的日子。有时候挺恨人这么说的,可是我知道,的确有很多人,仍然在制造2元钱一盒的兵马俑,只因为这样可以维持生活。也许有一天,西安人的思想意识发展了,前进了,先进了,可是我怕当有一天我回去,再也看不到乡亲们朴实的笑脸,孩子们纯真的眼神。
当我一次又一次敲下“西安”这两个字,那份隐隐约约的酸楚,就好像离家多年的女儿,提及她多年未 的母亲。故乡情结。那几乎每次坐车都要路过的沉厚的明城墙和巍巍的钟楼,那熟悉的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那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匆匆行走的人群,那想起都忍不住要流口水的老孙家羊肉泡馍和小六的虾肉汤包,以及红红的满是辣椒油的擀面皮…所有所有或相干或不相干的事物,此刻却在我脑海里交织成一副绝美的风景。
想说一句以前从来没有说过的话:西安,我是如此爱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