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代言】青岛美术馆

家乡区县: 青岛市城阳区

青岛市美术馆隶属于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文化局直属公益事业单位。 位于青岛市大学路7号,置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黄瓦红墙“包围”中的一系列建筑群落是青岛市的历史优秀建筑,始建于1934年至1940年,原为“万字会”旧址,现为青岛市美术馆,它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不仅具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厚度,而且是一处极具浏览价值的观光地。该建筑占地面积141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08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术馆展厅共分三组,由罗马展厅、大殿展厅(含东厢展厅、西厢展厅)、伊斯兰展厅组成。罗马展厅为一、二层,共设展厅22间,总面积为900平方米。以展览油画、水彩、水粉、摄影等美术作品为主。
大厅为透明穹顶建筑,层高18米,中间设观众休闲区域;大殿展厅层高12米,面积288平方米,东、西厢展厅面积共262平方米,总面积为550平方米;伊斯兰展厅为上下两层,总面积为260平方米,以展览中国画为主。
大学路7号,一个包围在黄瓦红墙里的“高门大院”,一片环绕在名人故居中的楼阁殿堂。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优秀建筑群落,在经历了原“万字会”、原青岛市图书馆、原青岛市博物馆的驻址变化后,几天后将开启自己新的历史——2006年6月15日,一座独立的青岛市美术馆将在这里正式开馆,走出成长的足迹。
2002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艺术市场迅速扩张,推动全国美术、艺术事业出现辐射状发展,高校纷纷设立美术院校,各类文化、艺术展事大量增加。当时,虽然隶属于青岛市文化博览中心的美术馆以积极姿态陆续举办了一些具有相当影响的艺术展览,同时,我市各类中小型展览场所对日益增加的艺术活动也进行着“分流”,但更多更有影响的专业、综合类展事,对美术展馆的设施及独立运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于是,在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创建青岛市一个具有独立身份、配有高水平设施以及拥有良好发展规划的专业美术馆,很快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据青岛市美术馆副馆长郝麒介绍:“当时市博物馆原址空置,正等功能更新,又毗邻大学区、周围有很多名人故居,是青岛传统的文化中心,天时地利,大学路7号这处已经七十多岁的‘老房子’,就被确定为新建青岛市美术馆的安家地了。”
新注册的青岛市美术馆,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高标准和长远规划。功能方面,从平面展览拓展到可举办各类立体展览,包括现代艺术展、雕塑展、装置展以及综合性的设计展等,不仅填补了青岛市没有独立专业美术馆的空白,而且成为具有长远发展空间的现代化艺术展馆。
“我们的灯光、展板、温控等系统,在省内是最好的。”郝麒对美术馆硬件设施十分自信,“不仅这些,安保措施也是一流,摄像监控、防火、防盗等都采用目前先进手段配备到位。”
由于是座已有七十余年的“老房子”,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功能的改善中,给美术馆提出了新的课题:既要保护原有结构,又要让现代化的设施有机地融合进去。“经多方考察论证,我们最终从专业角度上给出了最佳方案。”美术馆展览部的薛波介绍说,“比如其中的大量展板,我们采用活动式轨道吊挂设计,既能随意组合、分割空间,又能在举办设计、装置类立体展览时将展板全部推至库房,腾出空间。”
“老房子”也体现出自己的“得天独厚”。在中部宏大的宫殿式展厅,郝麒指着高达7米的展架说:“这种高度的展板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巨幅平面作品了。老房子有老房子的好处,这种空间高度从平面到立体,各种创作手法、门类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都能进行展示,别的美术展馆看着都眼馋哪!”

疯和尚(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