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助良缘 蓝田种玉

家乡区县: 西安市蓝田县

晚清时期广府地区民间社会的“国学热”体现在诸多方面,从今天尚存传统建筑上的壁画中就可感知到其中的热度。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壁画《蓝田种玉》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东里村。“蓝田种玉”的故事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雒阳县人也。本以侩卖为业。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乃於种玉处,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顷地。名曰‘玉田’。”故事的主人公叫杨伯雍(即画中左边荷锄而立的那位),本来是个做小买卖的。资料说他性笃孝。因父母亡,葬无终山,他也因此住在山上。这个山很高,山上无水,他就提水免费供给路人,行者皆饮之。一天,有一个喝水的人(仙人,即画上右边的老者)给他一斗石子,让他在有石头的地方种下去,说这样就会长出玉来。他就按法种了石子,果然见石上长出了玉。后来北京有一徐姓大户家有一个好女儿,当时许多人去求婚都不行。这个小杨也去试了一下。徐氏嘲笑他太狂妄,就逗他说:‘拿一双白璧来,就把女儿嫁给你。’没想到小杨立刻就拿出种出来的五双白璧。徐氏大惊,没有办法只好将女儿嫁给他。皇帝知道后也拜他为大夫。

“蓝田种玉”后也引申以此喻男女姻缘或两家通婚。或指使女性受孕,与“珠胎暗结”并用。这幅画以仙人送玉种给他为场景,左边谦恭有礼的“小杨”,正在领受右边的那个仙人所赐的玉种。因此这是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是讲行善而得贵人相助,成家立业、开枝散叶的意思,在宗族祠堂门堂上这个古雅故事画显然是很合适的。

Nicol(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