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寒窗苦读,壮志凌云;家长含辛茹苦,望子成龙;老师辛勤耕耘,桃李芬芳。学校、家庭、社会都希望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实现各自的人生梦想。在复习备考紧锣密鼓的关键时候,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他们营造优良的备考环境,送他们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让他们高效率地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饱满地参加高考。我们校长室坚持做到:在思想上引领教师,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在方法上指导师生,时间宝贵,要事半功倍;在后勤上提供优质服务,让学生吃好睡好。”市文正实验学校副校长夏朝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说。
高三年级主任张野军告诉我们,高三年级组着眼全体学生,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作年级组的生命线,视高考为年级组工作的“重中之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狠抓质量,服务高考,并为考生设定合理的生活学习节奏,帮助他们调整到最佳备考状态。
高三年级组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抓基础知识的梳理,编织细密的知识网,对高中阶段的知识进行“地毯式的扫荡”,不留死角;归纳方法,升华成经。熟练地掌握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查漏补缺,力争无暇。指导学生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原因,对易错点、易误用方法进行归纳,抓解题技能的提高。在最后阶段,考生要特别留意以前的错题,温故知新,查漏补缺,找出错误知识的“警戒点”;吃透评分,精益求精。一些试题被扣分,是答题不规范导致。指导学生在临考前自练近两年高考试题(或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综合卷),并且自评自改,精心研究、吃透评分标准,力争减少无谓的失分,保证会做的不错不扣,即使不完全会做,也要理解多少做多少,以增加得分机会。
高三年级组还想方设法搜集信息,合理处理。年级组内挖潜力,外抓信息。要求老师“下题海”,学生“走上岸”,每一位老师收集大量的试卷和题目,集中研究,合理处理。对于后阶段各种模拟卷、信息卷,决不照搬照用,而是以《考纲》为依据,进行筛选和整合,做到精选、精讲、精练,充分开动脑筋,利用“剪刀加糊精”的方法,去其伪劣,吸取精华,选择组合,将好几套原始卷剪辑成一套高质量的重组卷,教师多动脑,学生少流汗,真正做到方向明、路子正、效率高,正确引导学生复习备考,帮助他们走出“高原反应”。
高三年级组还要求学生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彻底松懈。小考小玩,大考大玩。完全把书本丢到一边,成天看电视、睡懒觉或畅谈人生理想。这样容易造成考试时精神难以集中,不但有可能考不出好成绩,甚至有可能比平时模拟考试的档次还低。二是过于紧张。有的同学则是不停地给自己加压,在这几天中拼命地背书做题,希望能在题海战术中碰到高考题目。结果闹得考试的时候疲劳过度,精力不支,大脑一片空白,连平时会做的题都不会了。
同时,高三年级组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共赢高考。学生已经进入高考的最关键阶段,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出现表面忙碌,却没有实际效果的“忙乱”现象,无主见、无选择地模仿他人的“盲目”现象,没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的“茫然”现象。因此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扮演好考生后盾的角色:具备信心、耐心和平常心;营造宽松、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劳逸结合,科学配餐;充分做好考前准备,除让学生做好知识能力的准备、训练好非智力因素以外,还要做好思想、心理和物质方面的准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