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亦叫“花火”,主要产地在兴镇和甜水井一带。相传南宋时,甜水井乡雷坊村已有生产。至明末清初,焰火已有较大发展。几百年来,颜色单一,品种较少。1955年在尧中物理教师渊华舫、化学教师魏文涛指导下,研制出用化学药品制出红、橙、蓝、紫、黄、绿、白等各色的焰火。1956年3月,兴镇建立化工厂,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改进技术,焰火质量逐步提高,品种逐渐增多。起初只有花筒、起火、星盘、手花、杆火等数种,目前发展到礼花、杆火、地摊子三大类,由低空到高空,形成立体焰火艺术。
杆火 又名“架子花”,属低空焰火,是古老焰火主要形式。施放时绑在木杆上,用“码子”自动点火燃放。分全架(96个杆,另加2个老杆,2盘笸篮火,共100个)、半架(50个杆)、一角(25个杆)三种。全架火花费较大,县城内在清光绪七年(1881)放过一次后,百多年来未曾放过。杆火又分为文武两种程子,每种程子都有不同内容。文程子有天女散花、鱼龙变化、葡萄架和种种戏剧故事人物,仅猴戏就有十多种;武程子有铁树开花、文武火斗、金蜂齐鸣等180余种。施放时,根据情况,文武并重,火树银花,奇妙壮观。杆火中的老杆是焰火的中心,杆高10米以上,有故事、图案、标语,以点明晚会主题。
礼花 源于山东。1957年雷坊村李海彦从北京礼花厂引进高空礼花的生产技术。礼花用筒子施放,高达300米以上,高空爆炸后,五颜六色,异彩纷呈,是现代焰火中最为壮观的一种。
地摊子 也叫“盘子火”,由许多星筒集中一起组成,施放时把盘子放在地面点燃,多种花形直射夜空,高达数十米。
花筒 是祖传古老的一个品种,把火药及配料装在铁质或硬纸筒中,放在地面点燃,形成火树银花。
火船 象跑旱船那样,演员撑船在场子上跑,整个船上各种花火齐放,火花四射。
火马 基本形式与火船相似,但火马不是二人表演,而是众人奔跑。多在杆火燃放前打场子时表演。
起火 即最原始的火箭。雷坊村的起火,力大射程高,达100多米。现在有一级、二级“火箭”,还有在高空中带鞭的、带哨的、带彩色小火弹子的、带小降落伞的,种类很多。在焰火表演时,一般先放起火,作为焰火开始的信号。
军训弹 1970年以来,兴镇化工厂给江苏、河南、宁夏、山西、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生产军训烟雾弹、信号弹、拉火管、空降靶等,还可生产消雹炮弹和防霜烟雾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