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天柱晴雪,俗称“六月雪”。“天柱晴雪”位于天柱山青龙涧北面的山岗上。
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此处的地质、地貌形态有关。“雪山”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不高的混合花岗岩组成,岩石经常潮湿,日晒夜冷,岩石层面渐渐风化剥落,逐渐松散成砂,日积月累,堆积成岗,日光月色映照,晶光四射,莹然似雪。
据志书记载:“这里翠岭环围,松杉繁茂,万绿丛中,露出一片砂岗。常年似冰封雪压,四季如银山烂海。尤其是雨后初晴,阳光辉映,砂砾经雨水洗滤后,格外洁净无瑕,如皑皑白雪,光华耀眼。”明代诗人李匡有诗赞道:“五月六月寒常住,千年万年雪不消。”在炎热的六月,能身临其境,一定会顿感凉意。说起这“六月雪”,民间曾流传着一个悲痛的故事。
很久以前,天柱山上发生过一起类似《窦娥冤》的悲剧。当时张、李两家主人同朝为官,关系甚密,并针对两家一儿一女的实际,在一次席间当众公开了儿女婚姻大事。张家是公子,李家是千斤。男女双方从小就进行认真培育,男的才高八斗,女的学富五车。成人后李小姐嫁到了张家,郎才女貌,夫妻恩爱,不料好景不长,张家大人遭奸臣陷害,判了斩刑,李家大人受了株连,发配边疆。张公子隐姓埋名离家出走。李小姐与婆母张夫人相依为命。这李小姐本是大家闺秀,可娘婆二家遭此不幸,口口声声只叹自己命苦。面对严峻的现实,为了尽孝道,养婆母,不顾个人安危,起五更歇半夜,晴天一身灰土,雨天一身泥浆,日子也能凑合着过,婆婆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就这样熬过了十个年头,没有一点亲人音信。一天婆婆跟媳妇说:“儿媳呀,家里家外都靠你一双手,一个大小姐熬成这般皮黄骨瘦的模样,你丈夫已走十年了,也不知是死是活,不如趁年纪轻,由我作主另嫁一个吧。”李小姐泪如雨下,双膝跪在婆母面前说:“娘!我若服侍不周,由你打,由你骂,你不能赶我出门,我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婆母一听,把李小姐抱在怀里,放声大哭一场。说:“我张家不知是几时修的娶得你这个贤良媳妇。”
李小姐知书识理,精明能干,远近闻名。本地程姓一小伙子早起歹心,多次调戏,均受到李小姐的严历训斥,便耿耿于怀,仍不死心。过不多久,张夫人偶感风寒,卧病在床,李小姐守在床前,熬汤熬药,精心调理,总怕婆婆有个三长两短,自己成了孤雁。可姓程的歹徒认为,李小姐不愿改嫁是因为有婆母挂虑,如果老东西死了,那就不怕她不改嫁,现正听说老东西在生病,时机已到。想了这些,便现出了一副蛇蝎心肠,跑到药店找到张夫人的处方,在上面加了砒霜,然后把砒霜拿回,傍晚时分,趁李小姐下河洗菜的机会,倒进了中药罐里。第二天早上李小姐热药给婆母喝,一碗药喝了一半,张夫人就气绝身亡。经查验是砒霜中毒而死。药是李小姐抓的、李小姐煨的、李小姐喂的,李小姐害死婆母的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张夫人娘家告到官府,李小姐受了严刑逼供,最后想着,这生不如死,便一口招供了。地方上远亲近邻都证明李小姐为人忠厚善良,但为时已晚。这年六月中旬把李小姐问斩了。常言道:“六月炎天热死人。”可是就在李小姐问斩的这天,北风呼啸,乌云滚滚,寒气袭人,一场鹅毛大雪铺天盖地。人们都说,老天爷为李小姐鸣冤。后来其它地方冰雪融化了,天柱山这堆积雪千年万年不消,五月六月常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