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育民(1918~1966)乳名三意,绰号三三。商州市人。出身秦腔世家。
其父苏长泰创办长庆社,他与长兄哲民、二兄新民均继其父之艺业,并以三兄弟的乳名大意、二意、三意改长庆社为三意社。三意社以辅、佐、盛、兴为班序,培养了四期学生。加之其侄女苏蕊娥(哲民女)演红古城,扮相俊秀,声腔甜脆,表演细腻,从而奠定了苏家班社的基础。苏育民与其长兄哲民既主演又掌班,且得名剧作家、名教练和名艺人的入社合作,使三意社虽然历经坎坷危途,但均顺利渡过。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培养了苏玉玲、刘养民、韩彩玲、周毓华、姚峰等诸多新秀,使三意社名噪秦腔剧坛。苏的戏文武兼备,小生、须生皆很精彩。
他嗓音清亮纯厚,唱腔高亢优美,丹田音与后脑音和谐配合,神满气足,共鸣性较强;吐字考究,刚柔并济,又善用“二音子”行腔,悠扬委婉,悦耳动听;道白时真假嗓音结合,抑扬顿挫,字字清晰,韵味十足;表演朴素洒脱。塑造人物神形兼备,尤其是继承了其长兄哲民的贫生戏,窘而不俗,厄百不媚,最为观众称道,在秦腔剧种的生角行里独树一帜。
擅演剧目有《闹严府》、《伐子都》、《游西湖》、《杀庙》、《激友》、《将相和》、《赵氏孤儿》等。尤以《打柴劝弟》中他饰演的陈勋,曾醉倒万千秦腔戏迷。然而,局外人很少知道,他为了练好“陈勋”担柴的那副担子功,曾练断了几根扁担,双肩磨得鲜血淋淋,直到临终前,肩上仍然留着担担子磨成的茧子。1952年《打柴劲弟》在北京怀仁堂演出后,苏育民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获全国戏剧会演演员一等奖。曾任政协第一、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