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礼仪

家乡区县: 信阳市息县

拜年礼,自古以来,于春节闲遐之际,互相往来,访亲探友,尊长隆师,称为“拜年”。从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后拜年称“晚年”,出了正月相互来往不再称拜年。到主要亲族拜年的顺序为:“初一叔(伯),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即初一,二给本族和姥娘家长辈拜年,初四以后,次要亲戚,朋友之间才开始相互交拜。拜年时,多数都要带几包糕点,红糖之类的礼物。新女婿给岳父、母拜第一个新年,要带上比较丰富的礼物(原封退回),凡拜客至家,主人都要准备丰盛的酒宴招待,临走时,主人只收下礼物的一部分,余下留作“压筐底”,主人并给新女婿和儿童拜客串钱。同辈或朋友之间先为年轻者至年长者家拜年,受拜者必回拜,否则为不礼貌。晚辈行拜年礼为“叩头”,平辈相拜礼为“作揖”,现代拜年均改为握手问好。

过春节长辈给晚辈,特别是儿童给串钱,又称压岁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绝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过年给儿童馈以重金,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并相互攀比,此类现象既浪费,又不文明,容易影响儿童成长。

婚礼礼仪,改革开放以来,息县基本形式新式的结婚礼仪,结婚需持双方身份证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方能生效,婚礼有主婚人,证婚人,证婚人讲话,新婚夫妇给与会同志鞠躬,夫妇相互鞠躬,介绍自己的恋爱经过,请同志们吃喜糖,给来客敬酒,并表示今后互敬互爱。另有旅游结婚形式,即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后,或由公家集体组织,或任其自由行动,到大城市或名山佳水胜地度婚假,称为“度蜜月”。但在农村,仍有媒人说亲,父母强当家的订婚旧俗,父母往往以女为贵,向求婚者索取大量钱财,对方待媳妇到家门,已是一贫如洗,债务高垒。有些家境困难者,盼媳心切,逐独出心裁,想出换亲绝招,换亲是两家有儿有女,且年龄相当互换为媳,可减少大量聘礼,但往往因感情不好而引起不良后果。

生育喜庆之礼,历代把生男孩称为大喜,生女成为小喜。无论是大喜或小喜,亲友送礼贺喜,主人以礼设宴招待。所送礼品主要有油条、馓子、鸡蛋、母鸡、红糖及小孩衣物,现多为送钱。妇女生育休假一般为一个月时间,故称为“坐月子”,一月后称为“满月”。妇女在坐月子期间,忌进别人家宅,更不准进他家屋门,误犯者得赔礼道歉,并位其烧纸焚香放鞭炮,称为“祭宅”,妇女生小孩忌在娘家(入赘者例外)

建宅乔迁喜庆之礼,建宅为人生一件大事。经数年积蓄和工料筹备,选择合适基础,设计好看实惠式样,建宅盖房都希望经久坚固,居住安全舒适,避免在建造和居住时出事故,以求大吉大利,故于上梁或结顶时,贴楹联(以红纸或红绫,写上“姜太公在此,百物禁忌”或“吉星高照”等字样),撒谷雨(或点红小蒸馍),放大鞭,既表示欢庆,又寓意吉祥。而建宅必须立饮灶,待宅灶落成,迁入新居后,亲友多提肉掂酒前来祝贺乔迁之喜,俗称“燎锅底”,现多为送钱。更有一些风流雅士,粉饰升平,则集资镌匾相赠,匾位木制,红低金字,大书“瑞映华堂”等字样,为新宅更增光彩。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一些外出务工的人员,回村盖起新居,但由于长年在外,盖好后即离去,形成空居,形成浪费。

开业、考取中专大学、参军入伍、转正进级、升官提拔、选送出国等,亲朋好友纷纷馈赠礼品或钱至家祝贺。人们多在喜庆时,以鸣鞭示众,设宴招待。此类馈赠送礼,相互攀比,礼金越来越重,已造成日常开支的重要负担开支。有些人已因此负债。

丧礼,改革开放以来,息县城区全部实行火葬,农村地区及国家政策允许的(例如因宗教信仰不同者)还以土葬为主。家里有丧事,首先请持事者,息县俗称持事客,共商安葬事宜。通常是停丧三日(也有4—7日者),亲朋前来治丧。火化后,将骨灰盒葬入墓穴。后设丧宴致谢

yufei1995610(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