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民间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阳历4月5日。
这一天,民间旧俗必备牲(米果)纸扎在家祭拜祖先。还有上坟扫墓(俗称“桂纸”)的习惯。
扫墓时,多带工具除草修坟,带丹青油漆誊彩墓碑、伯爷碑,并在坟堆等处压放钱纸,带祭品奉祀伯爷、祖坟。旅外侨胞都有清明回乡扫墓或寄钱备办祭品让亲人代为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
自古以来,人们不光纪念自已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建功立业、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建国后,机关、团体、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因多数祖墓葬于山地,远离家乡,且清明时节外到处春草青,故上坟扫墓,实际上也是民间、特别是青少年喜欢参与的一次“踏青”的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