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会议旧址包括0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会址,旧址现存20余了孔砖砌窑洞,包括瓦窑会议旧址、-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及毛泽东、-、张闻天、-旧居等。
现在这里供参观的有瓦窑堡会议旧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和毛泽东、-、张闻天旧居等。瓦窑堡会议旧址位于城内中山街南侧下河滩田家院。院内有砖窑5孔,坐西面东。左起第二孔是张闻天旧居,第三孔是会议旧址。会址窑洞不大,放着两张八仙桌和6个木条凳,小炕上还放着一张小炕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城内下河滩一处小院。院内有砖窑12孔。上院有砖窑6孔,5孔坐东面西,-曾住在南起第四和第五孔窑内,另外1孔坐北面南的大窑为军委会议室;下院也有6孔窑洞,均坐东面西。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位于城内北侧的米粮山上。1936年6月1日,红大开学时校址就设在这里。1936年6月21日后,红大迁往保安。当时红大分3个科,一科和二科住瓦窑堡。旧址现有砖窑5孔,分为两个教室。毛泽东旧居有两处,一处在城内中山街西侧中盛店院后排4孔窑内,是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毛泽东的住处;一处位于城内下河滩,院内共有砖窑5孔,是1936年5月至6月毛泽东的住处。
1935年12月下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国际关系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河下河滩田家院窑洞中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政治局讨论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重大问题,并于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继遵义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治路线转变的一个关键会议。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决议精神,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召开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明确地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根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