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深山邮路的瑶胞信使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广东阳山县乡邮员李炳房坚守瑶乡深山邮路,每天徒步翻越嶙峋陡峭的高山为群众送报送信。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李炳房还义务为大山里的老弱妇孺 办事,照料困难家庭的日常生活,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离不开的“贴心人”。 秤架瑶族乡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清远市阳山县的北部,面积98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多人,其中瑶族人口近3万人。这里山脉绵延不绝,村寨零散地分布在深山 里,一座山往往只有几户人家居住。当地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乡邮员是群众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的渠道。 李炳房从2004年开始负责秤架乡的两条邮路,一条从秤架到东坑山背电站,另一条从秤架到东岭,全长86公里,服务村寨25个,服务人口826户。李炳房 每周每条邮路走两次,8年来,他徒步邮路超过13万公里。 走这条邮路让他穿坏了168双鞋子,平均每个月就要换两双鞋。他最初的工资每个月仅300元,2008年才涨到1500元。 八年来,李炳房不仅给乡亲们送去信件、汇款单、报刊等,还时时刻刻关注乡亲们的感受,关注他们的民生,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让山里人生活得好一点。
岭南鸿雁传真情
你能否想象在岭南这块沃土还有连骡子和马都无法通行的山路?你能否想象有人主动放弃村官不做,而选择做一名投递员?你能否想象大山的村民能 把家中的钥匙交给并非“家里人”的他?只要你走进阳山县秤架支局投递员李炳房的世界,细细品读他的故事,所有的疑问都能找到答案。凭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冰霜雪雨,他都徒步行走在大山深处递送邮件,以“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感染和激励周围的人们。九年间,他徒步行程超过十三万公里,等 于环绕地球走了三圈,却从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以他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和宽广的胸怀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坚毅勇敢、爱岗 敬业、乐观向上的壮丽诗篇。2008年荣获全国邮政系统“抗冰雪保畅通”先进个人;广东省邮政系统“抗冰雪保畅通”先进个人;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并受到省委书记汪洋的亲切接见。
弃“官”从邮 选择坚守
下海从商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和目标,但弃“官”从邮却是憨厚的李炳房做出的惊人决定,不是没有诱惑,也不是没有动摇,但面对村民期盼的眼神,他最终选择留下。
李炳房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1989年被村民推荐参加选举,当了一名下塘村村官,主要负责村里的征兵和农业技术的指导工作,这在当时是 一个轻松且很受人尊敬的职业,每年都有很多人求他办事,感觉比较风光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炳房知道邮局招聘兼职投递员的消息,抱着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来源的目的,李炳房报名参加了选拔。在众多的报考人员中,他凭 着认真踏实和良好口碑脱颖而出,在邮局做了一名兼职委代投员。
一开始在李炳房的眼中,在邮局做投递员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不就是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的送报纸和信件吗?等到第一次走邮路时才发现,他走的邮 路是只能徒步行走的山路。而且由于在他之前那位老投递员意外去世,没有第二个人会走这条邮路,因此他必须靠自己不断摸索和实践去熟悉。他一边查找地图,一 边通过去村委会询问,来确定村小组和村民的位置。由于山路复杂,地形多变,走错路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从决埪到塘趸走错了方向,来回竟然多花了三个多小时。
这条邮路走了一年多,李炳房才完全熟悉,本来想靠兼职多打一份工,来增加家庭收入来源的他,没想到这条邮路这样难走。当初与李炳房同村的十 几位年轻人都陆续到广州、佛山等发达地区工作,好朋友李燕芳甚至多次为他找好单位,只等他过去,其实面对外界的诱惑,李炳房也有动摇的时候,甚至想甩手不 干加入打工的行列,但一想到山心村李永开一家和下塘村李鹏一家,李炳房就犹豫了。其实最让李炳房放心不下是那些需要照顾的村民,他们把李炳房当作生活的支 柱,没有了他,他们一家的日子也许就没法过。山心村李永开家是他的牵挂,李永开今年60岁,儿子患有脑炎,不能走路,洗澡冲凉都要父亲完成,李永开随着年 龄增长,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他家所需的生活用品、购买农用物资、做做农活等等都离不开李炳房。下塘村村民李鹏去世,老婆双眼失明,女儿出嫁,儿子精神不 正常,李老太太的日常生活更离不开李炳房的照顾。一想到这些不能割舍的牵挂,想到这些需要照顾的村民,李炳房把心一横,毅然辞去村委会的工作,2007年 12月转聘为邮局劳务工,做了一名全职的投递员,把根深深扎在秤架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