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成长就是不断的面对问题,不断的走出固有领地,不断的接触陌生。可是对于一个胆小的人来说,问题等于麻烦,陌生就是危险。

没错,我是个胆小鬼。和陌生人说话是永远无法迈过的坎。小时候去商店买一支笔,在门口左右踌躇,终于走进店门却困难的无法开口。现在呢,早已长成大人,走在十字街头,还是硬凭着直觉左冲右撞而不肯向行人问路;职场聚会,坐在人群中间埋头吃饭,只愿默默祷告赶快结束。

可是,我又是个好奇心强的人。希望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更多美丽的风景,走过更多的路,甚至,结交更多牛逼的人。又甚至,我还是个颇有表现欲的人,所以才会写字,因为有话要说,要让人知道这70亿人的星球上,有一个我。

这样矛盾纠结的状况拉开了一个奇怪的缺口,一个我可以平静对待陌生人并与之交流的途径:采访。

我想是因为这是一个短暂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权力关系,不管对方是谁,发问者总是站在权力的高峰,这种安全感的保障让我的“恐人症”间歇缓解,只要进入一对一的采访进程,便可以自由呼吸、发问和聆听。我就像一根吸血的针管,从被访者的手臂上扎上一下,把血抽出来,贴好标签,化验,生成报告。我们都知道,我只扎这一针,所以有时候,面对一个我这样的陌生人,他们说的话比对一个相识者还要多。

二、

见到鼓唐是在他的工作室。没有说几句话,海洋说去外面取景,就出去了,去海边。最近看《创造性的采访》,里面说到所有记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问出第一个问题,如何打开对话的窗口,让它自然的延续下去。这也是我的难题,从哪里开始呢,我看着窗外的街道和商店(我们在鼓唐的车上),没有想好。

有时候是很生硬的开始,比如“我们开始吧,第一个问题是……”,幸运时可以越聊越顺,不幸时却怎么也无法进入状态了,因为错失了那个窗口。有时候在闲聊中进入,那就真的是幸运了。在车上是海洋挑起头来,我继续跟进,聊天的氛围逐渐出来,我松了一口气,做个聆听者。

鼓唐今年三十二岁,鼓唐打击乐艺术中心的创办者,主要工作是教小孩打鼓,当然他还是老板,不过“老板”这个属性在他身上并不凸显,他说自己有一个外号叫“疯子”,因为成天开开心心,“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那天阳光很好,我们在海边的草地上盘腿而坐,远方的海很浅,不蓝,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

原来,我们面前的这位老板,曾经是一个留着大长头发的医生。93年,他考入医专,学防疫医学,和所有关于成长的故事一样,他并不热爱这个专业,而是迷上了摇滚乐。这时毕竟离80年代还没有过去太远,写诗不算末流,但他说,那些歌词本身就是诗歌,而且唱出来之后更加直击心脏,所以,文学青年从艺了。以后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偷偷学习,被家里发现,产生冲突,然后裂变。鼓唐也没有冲出这个模式,即使后来在老家的那个下午,父亲用猎枪指着他,他也没有妥协

爱家乡(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