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的背后
李炳房是土生土长的瑶族人,坚毅乐观的个性背后,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内心。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无论工作遇到多大危险,他总是独自一人承受。而妻子的默默支持像一股强大的动力,支撑他一路走来。
李炳房的家一分为二,在秤架支局旁边的小楼,住着他的母亲和三个在阳山读书的孩子,妻子则一人住在距离秤架40公里的横山。虽然平时早出晚 归,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孩子们对父亲工作的辛苦却是看在眼里,尤其是大女儿,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做饭,并帮助父亲承担照顾弟妹的责任。令人欣慰的 是,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难怪记者去到李炳房家里时,他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墙上的奖状。因为平时工作忙,李炳房一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家里的农活都 由妻子承担,妻子一句怨言也没有。因此,李炳房内心觉得对不起她,只要一回到家,就要帮妻子干些农活。
工作五年来,走在那条崎岖山路上,遇到多少危险,擦伤摔伤多少次,连李炳房自己也不记得了。为了不让妻子担惊受怕,他总是独自承受,甚至有一次发生滚下山崖,肩膀脱臼的事,妻子至今都不知道。
2009年3月20日,在送完邮件后已是黄昏,本应留在山过夜的他,想到明天是镇的圩日,如果今晚不赶回局,那明天有赶圩的村民来取汇款单 和特快就赶不上时间给别人了,而且还要帮一个乡亲寄一封急用的证明。李炳房不顾零下几度的天气和饥饿,不顾乡亲们连抱带拖的挽留,坚持骑着摩托车赶回局。 结果事故真的发生了,由于天色渐暗,路又弯又滑,走到东坑西岭转弯的路上,摩托车刹车拉杆突然断了,他连人带车翻下了十米高的大坑里,当即昏了过去。十几 分钟后,疼痛把他唤醒,这时的他混身湿透了,分不清是血还是水。此时,他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伤痛,而是放到摩托车后的邮袋,里面有老乡们叫他寄的邮件, 如果弄丢了那就糟糕了。借着月亮的微光,他终于在离他一米外的地方找到了,看到完好的邮件,他的心放了下来。路静悄悄的,没人也没车经过,这时,李炳房才 想起来用电话求救。他第一时间想到离这最近的村民黎国权,第二个电话打给单位的领导报平安。二十几分钟后,黎国权带着村民郑四财、李玉铮等一路小跑找来, 先发现有一只鞋子横在路上,顺着车轮印,终于找到他,马上用烟丝为他止血,并用三轮车将其送到镇上医院,到镇卫生院后,才发现衣服也破了,最严重的是左脚 膝盖,被利物刺了一元硬币那么大的一个洞口,左肩膀脱臼,别的小伤有七八处。但李炳房忍着痛说:“这些伤算不了什么,如果把村民要寄的证件弄丢了那才是大 问题。”救他的老乡听了哭笑不得说:“炳房,你知不知道,如果你在下一个路口翻车,那可是几百米的深崖,命都没有了”。
我们在知道李炳房的故事后,忍不住问他:“你有没有再打电话向其他人求救,你就相信他一定会来救你”。李炳房说:打完给单位领导的电话后, 我就一直在原地等,未继续打电话给其他人求救,我对村民一万个放心,相信村民一定会来救他。可以看出,李炳房和村民之间已经建立一种超乎寻常的默契和融 洽,就像一家人,谁有困难就帮谁,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印象最深刻地是他的憨厚、淳朴和乐观。记者在拍照时对他说:“炳房,我们能不能照一张严肃一点的照片”。李炳房说: “好难,我不会”。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在阳山秤架生活了三十八年的李炳房连清远都没去过,当得知要去广州参加全国邮政“抗冰雪 保畅通”先进个人表彰时,李炳房还对阳山县邮政局办公室梁主任说:“主任,你要陪我一起去,不然我就不敢去”。当我们问到他,在投递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委 屈和不快乐的事情,李炳房说村民都对我很好,我在邮路过程中,一想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和收到邮件时快乐的表情,心里非常满足,觉得自己能为村民做一些事情感 到非常高兴。有一次,李炳房在归班途中遇到一个跌倒了的老婆婆,周围没人,他毫不犹豫地把老婆婆扶回她的家,为此往归班反方向走了2个小时,然后再回支 局,那天他走了12个小时。还有一次,傍晚5时他回到邮局又接到一封急件,要送到东坑农户唐国平手中,他二话不说起身就走,日夜兼程6个小时,直到晚上 11时才送到。
李炳房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也是一名最基层的共产党员。然而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自然而本色的精神境界,却感动了所有了解他事迹的人。李炳房经 手的邮件无一耽误,他把邮递这个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这种平凡与非凡的自然融合,正是李炳房的可敬之处,也正是他的可学之处。阳山局是广东典型的山区 局,还有许许多多像李炳房这样的乡邮投递员,默默地走在乡间的邮路上,为村民送一封信、一份报纸,他们默默地坚守着邮政的普遍服务承诺,为的是确保村村通 邮,让山区村委会、学校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山区农民及时知道在外打工的孩子消息。阳山县邮政局市场部梁时忠深情地说:阳山县乡村邮路64条, 总长约3000里,像李炳房这样每天徒步送信的投递员还有30多名,他们每天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酷暑高温,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长年累月奔波徒走在偏 僻的山村,许多投递员不同程度患上了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为山区邮政事业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对此,他感到既无奈又内疚。
走过一段李炳房的邮路,才会真正了解什么是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这种为确保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社会最基层,让深山老林的农户保持 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和联系,确保户户通邮,不计报酬的付出值得人们尊重。李炳房只是他们中的一个,是广东1000多名乡村投递员的缩影,但从他身上体现出来 的艰苦奋斗、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正是中国邮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