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似琼岛云似海,水如瑶玉江如带,人间常云桂林好,只缘未到阳山来。”北京诗人陈列如此赞美阳山。阳山县地处石灰岩山区,大自然的鬼斧神 工,造就了奇峰峻岭、峡谷险滩、秀水名泉、溶洞怪石、原始森林等独特的自然景观,主要旅游景点有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石螺森林温泉、水口鱼水旅游风景 区、连江画廊、神笔山溶洞、县城贤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等。
阳山县有一个镇叫青莲镇,不少去过此镇的游客都感叹到这个美丽小镇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神韵,堪称“岭南水乡”。
盛产莲藕,因名“青莲”
青 莲古称青龙(旧志:青龙镇在县东35里)。《阳山志》载,战国时期境内有阳禺国,治所在今青莲镇峡头一带。有史学家认为:青莲开埠设圩始于汉代。汉高祖置 阳山县先在青连镇立县。明、清时期属尝岁乡。据说该镇地处低洼,盛产莲藕,因名青莲。清代曾于此设青莲巡检司(后司署移驻淇潭)。民国3年(1914), 称青莲区。民国17年(1928)改称青莲乡。1958年10月,建立青莲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社建区,称青莲区。1987年,撒区建乡 (镇),称青莲镇。
青莲镇位于阳山县城东21公里连江边。东与江英镇、英德大湾镇交界,南与水口“连江画廊”相连,西、北与岭 背镇接壤。该镇属喀斯特发育地带,石灰岩山区谷地,沿河两岸是连江、秤架河(淘江)冲积小平原,海拔53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 300—310天,年降水量1830毫米,年总日照时数1560-1580小时,暖多冷少,冬天时山区可见霜)。2003年,原高峰镇并入青莲镇,现全镇 面积216.9平方公里,人口3,9276万人。青莲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省道S347线贯通全境。这里山清水秀,是渔业、农业双发展的鱼米之乡。
“岭南水乡”曾是《乡音》外景地
青 莲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岭南水乡古镇。作为阳山县域连江沿岸古镇之一,古风犹存。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乡音》曾于此取古建筑为背景拍 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影片获得了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二等奖,第4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古镇建在 连江、秤架河两河交汇处。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构成半圆形双棋盘式河街、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古街道沙市街两旁保存完整的民居,多数是清末民初时期两 层的砖木结构的骑楼式古建筑,青砖墙黑色瓦,独具古镇古风神韵。两河交汇处,河清水美,琼楼玉宇,倒影交辉,颇具江南水乡特色。古镇风光如此多娇!确实与 江南水乡有几分相似,素有“岭南水乡”之称。
漫步在古巷中,踩着年代已久的河沙青石板混合铺就的街道,穿过条条古老的小巷,抚 摸着历经风雨斑驳的墙、木制的门扉与镂空的木窗,看着古镇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古街巷、古码头、古牌坊、古炮楼、古庙……从凝固的历史中,我们仿佛看到昔日 “岭南水乡”的繁华。在沙市街古巷深处,几位老人在古老的房子前悠闲地欣赏着粤曲,边品茶边下棋;孩子们在巷子里玩起了小游戏。傍晚时分,袅袅炊烟冉冉升 起,古巷散发着淡淡的古旧木屋清香,混合着饭菜香味,令人流连忘返。此时的古镇,像一坛陈年老酒,一丝丝在你心底荡开它特有的味道来。假如雨天撑起一把油 纸伞,在古镇古巷中悠闲的游逛,使你真的感到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之中。纵然它昔日古朴纷繁的景象不复存在,但是,透过斑驳墙面上那岁月的痕迹,时光却 雕刻出青莲古镇的那份古朴和幽静。
江边旧码头,一群妇女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一条条小木舟安静地停靠在江 边,似乎在等待有缘人登船。两河交汇处的河面上,渔船、货运船只不断穿梭往来,繁忙而热闹。泛舟河上,可见游鱼穿梭,水波楼影徘徊其间,让游人尽享“舟行 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体味“岭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若是在雨季,青莲古镇被雨雾笼罩着,朦朦胧胧的像是海市蜃楼,意境更加美丽。
青莲开埠设址始于汉代
青莲古镇交通便利。水路沿连江逆流而上可达阳城、连州,顺流而下可至清远、广州;沿秤架河逆流而上可至岭背;陆路省道S347线贯穿全境,东行达英德,西行至县城,转107国道往清远、广州。清朝,青莲己盛享“粤北小佛山”之誉。
青 莲古镇历代商业繁荣。有史学家认为,青莲开埠设圩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沙市街(现名前进路)是古代最早的街道。沙市街历经岁月苍 桑,逐步与大江圩(旧地名)合并成圩镇,以“大江圩”为中心分东、南、西、北面扩展形成的五大街十小巷。东面上街为整香街(现名东兴街)是专造香烛的;下 街为当铺街(现名兴无巷)。南面上街为打铁街(现名朝阳街)是打铁专卖镰刀犁钯店铺;下街为布衣街(现名红星街)专营布匹和衣服。西、北面为沙市街。沙市 街经历代扩建又形成上中下街三段布局,上段为沙市街头是古牌坊、古炮楼、陆路码头,中段为青云街是商贸店铺、七十二家客栈所在地,下段为远兴街是货运码 头、物流仓库重地。十小巷现在多已改名,如东风巷、劳动巷、爱民巷等。至民国时期,古镇形成以中山路(现名人民路)为商贸中心向东北、西南沿河岸半圆形与 沙市街平衡的扩展新街道,新圩埠。从两层骑楼古建筑可以看出:旧时首层大都充当店铺,二层居住,形成家家有店铺,户户都经商的繁荣景象。货运码头也由原来 三个古码头扩建至六个码头,旧时货物运输全靠水路船运。青莲镇成了阳山县乃至三连地区的货物运输中转站、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改革开放前,青莲建有阳山 县百货、医药、土产、粮烟酒公司的“四大批发仓”。许多广州、南海商人来此经商,至今尚保存完整的欧式建筑“广州商会”旧址就是历史的见证。
青莲古镇过去不愧为“粤北小佛山”,今天的青莲镇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旧城区以人民路(兼并大江圩街、民国时的中山路)为商贸中心,两边扩建居民住宅区,如今以新建设的商业街作为城市发展中心区域,拓展前景广阔。
秀山美水的神奇传说
青 莲镇旅游资源丰富。连江、秤架河流经境内河道长达30多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青莲奇异的秀山美水风光和神秘的色彩。青莲除古镇具有岭南水乡风韵 外,还有著名的“青莲八景”值得游人观光。清道光三年编修的《阳山县志》载录“青莲八景”:“仙人对奕、渔翁独钓、白石闲居、宝阳高望、石柱擎天、倒流清 韵、盐坑瀑布、赠石晴云”,可见其独特的风光早以闻名。据说每个景点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从古镇乘船顺流而下,两岸山峦起 伏,秀丽至极。瞧!河边那座山宛如一个垂钓的老人,当地人称它为“钓鱼翁山”,这就是“渔翁独钓”景观了。景点坐落在距青莲古镇2公里的盐田村对岸,在钓 鱼翁山后面有一座小山酷似一只猫儿匍匐于此,静待着渔翁钓鱼喂它。当地流传着渔翁钓鱼喂神猫的美丽传说:相传,玉皇大帝百年大寿,为宴请群仙,下旨御膳房 准备七七四十九种佳肴美酿,这下可累坏了御膳房厨师,他们把食品烹制成佳肴忙活了三天三夜。开席时,佳肴美酿刚上桌,有一位眼尖的神仙看到桌上没有鱼这道 菜,忙站起身向玉皇大帝说道:“玉皇大帝,年年有鱼,为何今年却没有鱼?”玉皇大帝一看,大怒,马上传御膳房管事上庭奏明原因,御膳房管事急忙解析:“回 玉帝,鱼被神猫偷吃了。”玉皇大帝龙颜大怒,下旨把神猫贬到凡间,镇守盐仓。但神猫好吃懒做,连盐仓的盐也偷吃光了。没东西吃了,神猫饿得大叫,叫声惊动 了天上管理牲畜的仙翁下凡了解情况。仙翁查明真相后,为了保住神猫性命,隐瞒实情禀奏玉帝:“盐仓没盐,只剩盐田。”玉帝朱笔一批:“盐田没盐,年年有 (鱼)余”。遂命仙翁下凡帮助众生。仙翁来到盐田,把神猫赶到河对岸,不让它在盐田村居住,只能隔河相望,也算是对神猫的惩戒。神猫好吃懒做的习性还是不 改,天天蹲着河边等鱼儿上岸,但是鱼儿怎可上岸?饿得神猫呱呱大叫。仙翁动了恻隐之心,来到岸边钓鱼喂神猫。仙翁钓着钓着,不觉也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 错过时辰忘记回返天庭,遂即化作一座山峰屹立在连江河边,守护着一方水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