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霉干菜”。这是东阳特色菜,据说在浙江省东阳市,霉干菜又称博士菜,贫穷的东阳学子就吃霉干菜造就了数量众多的博士群。美其名曰:“博士菜”。传统“霉干菜”配以金华火腿、上等鱼油等佐料炒。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霉干菜(即乌干菜)是东阳一种价廉物美的传统副食品,也是东阳的著名特产。霉干菜生产历史悠久,早在《越制作中便览》中就有记述:“霉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用以烹鸭、烧肉别有风味,绍兴居民十九自制。”霉干菜油光乌黑,香味醇厚,耐贮藏。可分为白菜干、油菜干和芥菜干三种,味道鲜美要数芥菜干。芥菜干又以“百脑芥菜”的品种腌晒干菜为上乘。“百脑芥菜”菜芯多,梗叶细长,适时收割质地鲜嫩。拿这种菜晒制成的干菜,越蒸越乌,越蒸越软,越蒸越香。在清明节前,将芥菜的菜心晒干,用金银丝一小束一小束地扎起来,装在小坛中盐渍,待卤汁回落,成熟后取出,晾晒、蒸熟,菜呈红黑色后,在太阳下晒,这样反复蒸晒多次,直至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最后装入外面饰有人物山水的菜坛中密封。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绍兴时都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和菜场。
东阳文化朴茂,教育鼎盛,素有“勤耕苦读”之风。历史上英才辈出,进士题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一代报人”邵飘萍、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台湾报业巨子王惕吾等。据统计,东阳籍“两院”院士有9名,在国内外工作的东阳籍博士和博士后有800多名,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8000多人,被《人民日报》称誉为“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有一道菜就是霉干菜肉,看上去黑得冒油的干菜,传统“霉干菜”配以金华火腿、上等鱼油等佐料炒。一点淡淡的苦涩味而后是沁人心脾的香味,东阳人学习勤奋、刻苦,“霉干菜”精神代代相传,同时也有了“博士菜”的美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