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

家乡区县: 郑州市登封市

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与白马寺、相国寺、风穴寺一道,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始建于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1]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北魏正始五年(公元508年)开始,印度高僧勒拿摩提、菩提流支、菩提达摩先后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少林寺成为当时佛学重镇。

隋朝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会昌年间,唐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法如禅师、慧安、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新罗国僧慧昭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八三零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进入宋朝以后(公元10世纪),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

1312年(元皇庆元年),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2000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王士性《嵩游记》,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规模。

清代诸帝亦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少林功夫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

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钟楼等建筑被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

1982年后,国家为方便中外文化交流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重建,现已形成以山门、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西方圣人殿为主题的嵩山少林建筑群,使千年古刹焕发出新的光彩。

地理位置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地处中原腹地,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自然环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郑州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郑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3到14.8℃之间,郑州市区为14.3℃,无霜期220天。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3℃。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2℃。郑州地区年降水量586.9到668.9mm,其中郑州市区623.3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至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所获荣誉

1983年,国务院确定少林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少林寺、“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少林武功

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
称。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如金庸小说中的“六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崆峒、华山,其中少林位居第一门派。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正宗少林功夫传人潘国静曰: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可收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少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

ldnyng123(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