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带你游江西婺源

家乡区县: 江西省广丰县


婺源县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婺源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较短,降水丰沛。春秋短,冬夏长。春季大概2个半月;夏季4个半月;秋季1个半月;冬季3个月多。 从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来看,婺源年平均气温在17.4℃,1月最冷,不过虽冷,气温一般也都会在零上,1月平均气温在5.5℃,平均最低气温为2.5℃上下;7月最热,平均气温一般为28.8℃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婺源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40小时左右,日照较短;平均初霜日为11月8日,终霜日为3月10日,年平均无霜期252天。
婺源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


旅游景区
婺源旅游已形成东、西、北三条精品线路,以下是简单的介绍:
2013年,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婺源全县拥有AAAA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7家,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1月17日婺源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同时,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正式揭牌。江湾景区因此成为江西省第5个5A景区.
东线景区
东线景点由于开发比较早,景区资源丰富。主要景区有江湾、篁岭、李坑、汪口、晓起、江岭、庆源等

西线景区
是婺源良好生态环境的浓缩,鸳鸯湖景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面积2300亩。湖区环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对鸳鸯“携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文公山风景区是文化与生态并重的江南文化名山,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山上林木葱翠,周边是十万亩阔叶林海,森林覆盖率达95%,林内有野生动物金猫、鹿、锦鸡等。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东南,以石块垒砌墓周有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现存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誉。 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山生态茶园是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在此可亲手采茶、制茶、品茶,享受在茶乡旅游休闲的愉悦。
北线景区
北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自然风光为主。主要景点有思溪延村、长滩摄影地、彩虹桥、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
灵岩风景区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又经省政府批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灵岩洞群由36个溶洞组成。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朱熹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余处。石林奇景蔚为壮观。
彩虹桥风景区坐落于清华镇北侧河上, 它是以八百年廊桥彩虹桥为主体的一个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

旅游线路
东线:“中国县级第一馆”婺源博物馆——湖中小岛月亮湾——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古埠名祠汪口俞家宗祠—— 古文化生态村晓起——伟人故里江湾——晒秋人家篁岭——高山平湖江岭;
西线:县城——文公山风景名胜区——古城——金山茶园——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世外桃源长溪;
北线:县城——丛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桥彩虹桥——仕宦名村埋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大鄣山 卧龙谷——枫叶王国石城——江南第一清风洞——严田古樟民俗园——千年古驿道甲路。
婺源乡村靓点
婺源之源,森林水世界---卧龙谷;天上人间,梯田人家---江岭;徽建典范,民间的“金銮殿”---百柱宗祠;伟人故里,风水门庭(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江湾;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篁岭;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徽雕艺术宝库—-汪口;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吉祥美丽的宋代廊桥---清华彩虹桥;梦里乡村---严田古樟民俗园;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
桃花源
没有北方的硬朗线条,体现出的是圆润和温婉。这里的山村,也不同于北方建筑的红墙红瓦,简洁的平房院落的布局,和棋盘般笔直的街道。在这里,更多的建筑是依水势而成,房屋的整个走向,就是穿村而过溪水的形象。
古代的徽州,是著名的徽派思想的发祥地,诸多的文人墨客,多来源于此。从当地的房屋建筑中,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古人对文化教育和人文思想的重视。每每流连于溪水巷陌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最有气势的建筑,往往是当地的祠堂和书院。高大的建筑和通透的空间,又和民居内部的狭小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古树
婺源境内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樟树,珍贵的百年红豆杉。代表的就是严田古樟,篁岭景区水口红豆杉群。
木板廊桥
木板桥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桥宛如金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桥下是清纯无比的江水,桥上不时有村姑农夫挑着担子从经过,山光水色与木板桥有机结合为一体,妙不可言。
婺源著名的廊桥当数彩虹桥,该桥离清华古镇不远,始建于宋代,桥为全木结构,长达140米,宽为7米,桥上写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对联。
民居
婺源的古民居与皖南民居风格近似,比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篁岭古村、延村以及其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筑的精品。
野渡
婺源山区的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村前多有古渡口。临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几乎与村落的历史相同。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树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铺就的码头台阶,远远望去,显然是历经沧桑的模样。
婺源县博物馆
婺源县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属国家重点博物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历史的重要窗口。被称为中国县级第一博物馆,婺源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婺源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婺源景点介绍
篁岭景区


婺源长溪
长溪村,是婺源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原生态婺源县古村,由于地处极其僻远的山村,这是旅游团队不会到的地方,就是到了婺源,在当地人也难问到这个村庄的位置。说她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过份。村里民居大部分为晚清建筑,高大的马头墙,在青山蓝天、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映照之下、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徽派建筑还保存得完好,村庄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每到深秋,村庄前后有二百多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
大鄣山乡石城村
婺源县西北大鄣山乡石城村村头有石壁岩如古城,危耸的城“墙”内外古木荟萃,奇树成群。其主要树种为枫树,有百余棵,树高均在35米以上,枫树林中还有山樱花、楠木、红豆杉、三尖杉、杭州榆、糙叶树、青栲、槐树等混杂其间。尤以十七棵玉兰树最为醒目,其中最大的胸径1.5米,高15米以上,树冠半径10米左右。每当花季,玉兰树先花后叶,花白如玉,甚是美丽。

江湾
龙脉——婺源,犹如水中静女。其文化性格缘自“徽州,民间属号“龙”江湾,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一颗璀璨明珠。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宋至清,这里养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民国教育家江谦等贤仕和一代伟人江泽民。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选入《四库全书》。


深爱是罪 °(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