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朝古都的开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开封的饮食文化也是很丰富的,始于夏商时期,成熟与汉唐,鼎盛于宋朝。在众多美味的小吃中,小笼灌汤包占有一席之位。开封小笼灌汤包已有百年历史。它是由北宋时期“东京第一”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经历代厨师逐渐改制而成,现有国营天下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著名风味面点。 小笼包在全国各地都有,但像开封这样看着个头很小,里面却有很多美味的汤汁的却很少。小笼包的制作原料有精粉、猪后腿肉、小磨油、味精、绍酒、姜末、盐、酱油、白糖等。其制作大概过程:首先将肉剔骨、去皮、剔筋后切成条,再用机器绞成碎肉。再将将碎肉放在盆里,放入作料,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使其入味。然后加入清水,搅拌,最后下入小磨油,搅成馅。把面放在盆内,先用少许水,把面抄成面穗,和成硬面块;然后蘸水拃面,拃成不软不硬的面块即可;将和好的面放在案子上反复揉、摔、盘叠,直至光滑柔软,下成五十个面剂,擀成边薄中间厚的皮,上馅后揑成十八至二十一个褶的小包子。最后蒸时用大武火。六至七分钟可熟。小笼包的特点是:皮薄馅大、灌汤流油、小巧玲珑、鲜香利口,提起象灯笼,放下象菊花。 已经提过怎样做的,现在就可以开吃了。由于小笼包里充满浓郁美味的汤汁,所以吃的时候要有一定技巧,否则汤汁会滴到身上。关于怎样能完美地吃到小笼包,聪明的开封人总结成了一个顺口溜: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将皮咬开个口儿轻吮)、再喝汤、“一口闷、满口香”。根据个人口味吃的时候还可以蘸醋。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小吃——美味的小笼灌汤包,欢迎来品尝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