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补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夏天清热祛湿的老火汤,海南著名的小吃之一。清补凉的材料并不统一,有以健脾去湿为主,亦有以润肺为主。材料通常有绿豆、红豆、淮山、莲子、茨实、薏米、百合、红枣和南北杏,并加入西瓜、菠萝、龙眼等水果,但不同的店家常有其特色配料。清补凉多做成糖水,有其独特的风味。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海南就有了清补凉,那时的清补凉主要是街头巷尾一些临时的小摊点,有个别小茶馆里也有清补凉卖。40年代时,三五个铜板就可买到一碗清补凉。与其它县有所不同,海口的清补凉品种要多些。 “清补凉曾登堂入店经营过”,海南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唐人志说,时间大概在1953年,当时海口第二饮食公司(合作店)属下有10多个门市店,这些门市店中有一部分店便把清补凉“请进店里经营”。唐人志说,当时国营单位有劳保规定,在夏季单位要发给职工清补凉,以此降温消暑,因此到5、6、7、8月,经营清补凉的门市店生意非常好。海口清补凉的原料丰富,少则十几种,多则二十种,多为就地取材,新鲜可口。
在海南,万宁、琼海等市县的清补凉也深受当地市民的欢迎。据了解,琼海的清补凉,过去原料里加有当归,少用了。目前琼海清补凉最有特色的一点是它不加冰块,而用“炒冰”来搭配清补凉原料。琼海人告诉记者,这“炒冰”是用椰奶加糖再加牛奶后,用火炒热后经过不停搅拌而成。用“炒冰”调配出的清补凉入口即化,吃起来香滑、细腻,有点冰淇凌的味道。“与我省其它市县相比,海口的清补凉又有所不同,”林俊春说,主要不同在于海口清补凉的品种较多,也较齐全。
海南的清补凉摊点大多设在路旁,摊主们摆放一小橱窗,旁边摆上一个保温冰桶、几套塑料的椅子和木桌,加上清补凉摊的小橱窗里排满塑料碗,碗里面分别装着黄、红、绿等各种原料。这样,一个摊子便招来一群客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