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最盛行的灯种是宫灯和纱灯。这些灯题材丰富,精美奇巧,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均可作灯衣。富豪之家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要都制作得十分讲究,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文。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乙”楠竹篾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在当时,它比宫灯的用途还要广泛,龙灯、狮灯、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
2009年自贡灯会
自贡地区在开展花灯活动中,还伴以耍“龙灯”、 亦称“龙灯舞”或“耍龙灯”,一般在正月初一“开灯”,正月十六“倒灯”(结束)。
“龙灯”
分为布衣龙灯、大龙灯、草龙灯、板凳龙灯等不同的“龙”种进行表演。布衣龙灯,一般由十二三人组成阵式,有舞龙经的“武阵”、唱念猜字的“文阵”。套路变化多,“龙”体灵活。大龙灯,一般龙身在15节左右,每节内能点火烛。龙头重达30余斤,舞动时每节由一人执柄,常做“之”字型或“S”型舞动。灯火连成一片,甚为壮观。草龙灯,主要是用自贡地方特产“芦草”编制而成,由5~7人舞动,灵活逼真。板凳龙灯,是在板凳一头扎“龙头”,另一头扎“龙尾”,多是兄弟俩共舞,才能配合默契,显“龙”之机敏。
自贡自流井区的“祥龙会”、大安区的“黄龙祥会”,表演技艺精湛,解放前都很著名。
狮灯舞
在自贡地区历史悠久。表演者过去被称为“帮打班子”。这些班子许多都是世家相传,不仅能舞狮灯,而且还能翻筋头、钻火圈、爬高杆,极富喜剧色彩,让人捧腹大笑。所以“狮灯场市”有时一表演就是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在川南一带很有影响。自贡荣县的杨友常,享有“狮王”美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