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妃,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病逝,进宸妃,终年46岁。起初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节治丧,用水银实棺,移棺外葬洪福寺。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痛顿毁,不视累日,幸洪寺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宋史·后妃上》)据府志载:仁宗幸是陈州洪福寺,谓之“宸妃厝陈”。遗址在画卦台北200米路西。
李氏在父亲过世、继母携子改嫁后,削发为尼,后来刘氏在寺中发现她美貌出众,便带着李氏入宫,入宫时,李氏为刘美人的侍女。真宗宠爱刘氏,想立为后,奈何刘氏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恼的时候,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真宗与刘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逐让李氏侍寝,不久李氏果然怀孕。李氏随真宗临砌台,鬓上玉钗不慎坠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祷:如果玉钗完好无损,必为男孩。侍从拾起钗,果然完好无损。真宗甚喜。不久,生下皇子,真宗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封为德妃,而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李氏又生下女儿,晋封为才人,不久此女夭折。后进封婉仪。其后,刘氏被真宗立为皇后。
宋仁宗即位,皇后刘氏被尊为皇太后。后来,刘太后晋李婉仪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刘太后又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补三班奉职。仁宗虽为其子,然而真宗将之归于刘氏名下,并与杨淑妃一同视养。李氏也毫无怨言,终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