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晋商故里,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祁县先人不仅留下了千余座保存完好无损的精美建筑,还有大量流传于民间的民俗文化。近年来,祁县加大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依托丰富的民俗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民俗保护与旅游开发联动共进,和谐发展的路子。2006年全县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3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亿元,旅游业已成为祁县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祁县就把民俗资源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1986年在乔家大院建成了山西首家民俗博物馆,并正式对游人开放,拉开了旅游开发序幕。特别是依托《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俗大展示,祁县民俗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在全国市场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晋商民俗文化旅游热,成为我省旅游产业的一大靓丽精品。
祁县晋商民俗文化旅游日益火爆带动了周边晋商大院开发热潮。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祁县广开思路,果断提出了“活化晋商民俗文化,实现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把民俗作为旅游产品去经营,把百年不变的老院变为鲜活的乐园,把静态的观光变为动态的感受。围绕这一发展思路,祁县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乔家民俗园、乔家葫芦园和乔家民俗表演馆等多个景点。同时他们集中精力深挖民俗文化精髓,将过去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表演的项目和几乎失传的民间手工艺发掘出来,系统整理,形成了习俗、娱乐、手工、民歌、戏曲、民舞等八大类100余项系统规划的民俗表演项目,将其充实到各景点进行经常性表演,经过活化的民俗表演项目,极大地调动了旅客们参与体验的兴趣。从去年开始,祁县渠家大院也推出了系列民俗活动,游客在欣赏渠家大院瑰伟的民宅建筑艺术的同时,可参与现场互动;在牌楼院渠家小姐的绣楼下,旅客可大尽诗兴与千金小姐和诗,参与渠老东家的“和诗择婿”;在戏台院,游客可围坐在八仙桌旁欣赏祁太秧歌传统剧目;在统楼院“三晋源”票号,游客可凭大德通汇票兑换“三晋源”现银;走进长裕川文化食府大院,游客会被热情的掌柜迎进北院,品尝祁县名菜“八碗八碟”,还可欣赏到超级面王的面艺绝技;在民俗园内,游客可加入渠府驼帮为茶道驼队壮行,也可扮渠家掌柜、伙计骑骆驼出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