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民俗的保护

家乡区县: 山西省祁县

倾力保护 打造春节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祁县县委、县政府对春节、元宵节活动高度重视,每年都要出台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由政府组织,群众参与,对传统的社火节目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地再现。例如对王村架子火、三合九曲、温曲火流星、武术、西韩高跷、晓义背铁棍、来远山区霸王鞭、碟碟舞、汾河昌源河一带《牛斗虎》、《看灯山》、《锣嵌鼓》等民间社火乐曲进行了保护整理。

1986年利用晋商乔家大院开辟了祁县民俗博物馆,收集了传统春节、元宵节的民俗实物,以蜡像、模型等多种方式举办了传统民俗节日专题展览。已搜集整理春节、元宵节图片3000余幅,拍摄祁县传统春节、元宵节专题片120分钟,刻制光盘资料20余盘。对优秀的民间老艺人进行抢救性发掘,组织专题座谈会,对他们在传统春节、元宵节中的精彩表演进行拍摄和文字记录,使宝贵的技艺得以有效保存。2003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宣传部、县文化中心牵头的保护传统春节、元宵节活动领导组。近5年来,由县保护春节、元宵节领导小组拟定,经县人大讨论通过并颁布了《祁县春节、元宵节活动实施条例》、《民间春节、元宵节资源设施保护措施》;县财政将保护春节、元宵节活动及保护发展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重视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已有2名民间剪纸艺人被命名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各类社火艺人建立档案库,全县培养骨干保护员10名,村社义务骨干保护员150名,分布于全县各自然行政村社。(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妖莫漠(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