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上饶十大特色文化

家乡区县: 江西省余干县

梳理上饶历史文化遗存和文景观,我认为上饶有十大独具地域个性的特色文化。这十大特色文化,对打造具有上饶特色的旅游文化,对加快提升“四省交界区域地理中心”地位和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增强上饶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都有着现实意义。

这十大文化是:稻作文化、道教文化、书院文化、理学文化、铜文化、茶文化、纸文化、古民居文化、串堂民俗文化、红色文化。

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讲稻作文化、道教文化和书院文化。

稻作文化

上饶已发现的原始农业文明文化遗址有48处之多。其中,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文化遗址、广丰蛇头山文化遗址最为著名。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文化遗址,是1.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与1.2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标本(1.2万年前),以及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割穗蚌器等磨光石器和饰纹圆底陶罐(1.4万年前)。

仙人洞先民在上饶这块土地上移植下第一棵水稻,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文化提前了5000年,使原始农业文明上溯到了1.2万年前,昭示了上饶乃至赣鄱大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中心区。如今,鄱余万等县仍是重要的稻粮区。一万多年来,上饶人就过着“饭稻羹鱼”的农耕生活,形成了包括歌谣、民俗、耕技在内的独具上饶地方特色的农耕作文化。

道教文化

道教,形成于东汉中晚期,流行于民间,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
中国道教灵宝派和民间道派创始人、医药学家、旅行家葛玄,兼容儒佛,助民济世,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道教尊为“太极左仙翁”,被民间尊为“葛仙翁”和“民间道圣”。他的足迹遍历上饶各地,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及救人危难的故事,在老百姓中世代传颂。过去,上饶各地村村都有葛仙庙。葛仙山、三清山、灵山、鹅湖山、龟峰、怀玉山等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圣迹。因为葛仙翁兼容儒佛,所以儒释道兼容,是上饶道教文化的独特性。

三清山已发现的包括宫、观、殿、府、庙、亭、台、塔、坊、丹井、石雕、题刻等在内的125处石构建筑群,在数十平方公里内,有规律地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原始质朴,内蓄玄机,与自然浑然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规模、形制和民间性都是全国其它道教名山中所没有的。这是三清山独具的奇观。

书院文化

自唐至清,上饶出过宰相23人、进士2097人(比苏州还多)、举人2710人。宋明时期,从上饶走出的状元(12名)和宰辅冠江南。不仅如此,上饶还出过以谢枋得、赵汝愚为代表的众多民族英雄,以吴芮、郑以伟为代表的众多清官,以张潜、詹天佑为代表的众多科学家,以汪藻、洪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以姜夔、蒋钍铨为代表的众多文学家,以陶母湛氏、娄妃为代表的众多女杰。画家阎立本、茶学家和大诗人陆羽、民族英雄和大词人辛弃疾等众多的客居历史名人曾对上饶这块土地留连忘返,视为第二故乡。

上饶何以如此人文荟萃?因为上饶崇教尚学之风久盛不衰。书院建设,上饶以起步早、数量多、影响大等特点而久负盛名。早在唐代,信州区灵溪人王贞白(亦说是广丰人)在永丰(广丰)西山建书院。北宋,铅山人赵士礽(八个儿子都登进士第,有“一门九进士”之誉)在永平建书院。南宋至清,是上饶书院的鼎盛期,上饶各地有一定影响的书院就有168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鹅湖书院以其恢宏的气势、超大的规模和其在书院历史的地位与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

上饶各地的寺僧也读书成风,既研经学,也博览群书,亦儒亦僧,文化名僧辈出,如鹅湖寺的智孚、怀玉寺的志初等。于是,一些寺院又派生出书院。鹅湖书院、怀玉书院、端明书院、信江书院、东山书院等著名书院,都是先有寺院而后有书院。这是上饶书院文化的个性特色。

还有七大文化稍后再向大家介绍。

参考资料:http://www.srjy.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5&id=3408

我的营销秀主页http://wm23.cn/94zyt

支亚婷(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