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印象
从统一的文物保护建筑名牌到统一式样的路灯,可以看出祁县老街当初是经过规划后修缮的。十字路口是东西南北4个方向4条大街的交叉点,是过去县城的地理中心。这里没有常见的鼓楼,显得十分开阔。大部分房屋墙上都挂有各类旧时老字号或店铺的名牌。虽然一下从名字上看不出从事什么具体行业,但清中期以来,祁县的商业活动一度达到极盛。据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有各类店铺千余家,其中在县城有236家,达到极盛。老街是县城最繁华的核心区,大多数老门面是晋商店铺、大户人家的住宅、往来客商的宾馆一类用途。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座落在晋商老街东大街33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它的主人曾是明清时期的晋商巨贾,在县城里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院落外观为城堡式,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有240间房屋。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隔,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
晋商镖局博物馆
晋商镖局博物馆位于祁县古城东大街渠家轿车院内,是渠本翘故居“九如堂”旧址,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及实物向游人介绍了镖局的起源、发展、衰落的过程,以及对晋商所起的历史作用。博物馆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镖局的形成与发展、镖户声威、严格的行规、镖师传奇轶事以及当年镖师的主要武功戴式心意拳的形成、发展与传承情况,并开设有心意拳培训班,聘请专人演习。使昔日秘不外传的戴氏心意拳日益发扬光大。
丹枫阁客栈
西大街上出现了古城里第一家在老屋基础上改造的“丹枫阁客栈”。这是一座三进院落,原是晋恒票号。新开张的客栈生意红火,二楼上还会不定期举办地方文化讲座。丹枫阁是在明清之际地方名士戴廷栻建立的祁县地标建筑,三间四层,巍峨壮丽。当时的傅山、顾炎武等名人均曾到此相聚。可见这座客栈老板的个人期望。店员们干劲高,意气风发。他们为祁县自豪,也为祁县的发展高兴。
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是继乔家、渠家之后又一处知名深宅大院,是历史上著名的“丹枫阁”所在地。院门为砖木结构挑角门楼,下置八仙石砖,里施木雕垂花门。进院门由西向东是条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甬道南是车马大院,甬道北是两座楼院。东面的明楼院是里十外三的双进四合院,院中部以过厅分隔。里院中又筑花栏,分隔为二庭院,东西约6米,用方砖铺地。祁县何家是晚清以来城内的第二大财主,商号分布县内外,资财达1000万元,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仅城内就有七大商号,即永聚祥(茶庄)、祥云集(烟店)、晋昌源(铁铺)、天禄园(饭馆)、复清当(当铺)、义生店(油坊)、聚珍店(转运站)。这些商号在各地设分号、代销处、作坊等,在祁县商绅中排名第三。
长裕川晋商茶庄博物馆
位于古城内段家巷北口的长裕川晋商茶庄博物馆,原为渠家的茶庄旧址,是渠家著名的老字号,为晋商中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长裕川茶庄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整座大院三面临街,院内明楼、统楼、出檐走廊雄伟气派;砖、木、石雕随处可见,寓意深刻;斗拱飞檐、彩绘金装、工艺精湛。尤其是西南院门上的大型青石浮雕,高15米,宽10米,生动逼真,巧夺天工,堪称山西民居石雕之最,是少有的文物艺术珍品。现利用茶庄旧址创办的晋商茶庄博物馆系统地向游人展示了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博大的内涵。
永聚祥茶庄旧址
位于晋商老街东大街45号的永聚祥茶庄,也是祁县商界著名的茶庄之一。清道光年间由何家独资开办,采用南茶北销方式经营,1949年后公私合营。旧址现存房屋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821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临街铺面、巷道厢房和南北并列的三座四合院组成。三座院落均为坐西朝东,中轴线上建有东房、正房,两侧为南北厢房。临街铺面建于0.6米高的砖砌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筒板瓦顶,明间辟院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