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乡特有的婚俗

家乡区县: 浙江省桐乡市

旧时,桐乡很多人家养蚕,所以有一些结婚习俗都是跟“蚕”有关的。在《桐乡蚕歌》一书中,就有好几首蚕歌是在结婚时吟唱的。比如《撒蚕花》、《接蚕花盆》、《蚕花竹》、《蚕花鸡》、《经蚕肚肠》等。“撒蚕花”用桐乡土话说是“扎蚕花”,就是当新娘子要进门的时候,新郎家就会在四周撒上一些钱币和喜糖,让亲友和邻居来抢,这时候就由喜娘或是乐人师傅来吟唱此歌,意思就是祝愿新娘以后养蚕养得好、蚕茧获丰收。而接蚕花盆就是用一个盛有米的盆,插上两枝红烛,由新郎新娘两人捧住交给婆婆,意在祝愿蚕花茂盛。蚕花烛和蚕花鸡都是指女方的陪嫁品。
  “经蚕肚肠”是桐乡河山一带特有的婚俗。旧时,河山一带新娘婚后第二天须参加一次“经蚕肚肠”仪式。在男家堂屋,用四张椅子围成一圈,中间放一只栲栳,里面放着面条、蚕种纸、秤杆等物。面条象征长寿;蚕种纸象征蚕花茂盛;秤象征称心如意。由喜娘手持染红了的丝绵打成的绵线,领着新娘边围着椅子绕圈,边将红绵线缠绕于椅背之上。经,在桐乡方言里是“整理”的意思,作动词用,经蚕肚肠者,就是缫丝的意思,其实是一次象征性的缫丝劳动。“经蚕肚肠”主要可分为起经、再经、收肠、扫蚕花四步,喜娘的唱词长达80多句。

  传说只有经历这样的仪式后,新娘在婆家养蚕才会得到“蚕花廿四分”。但这种表达蚕乡儿女愿望与祈盼的风俗在“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禁止了。直到近年来,我市大规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才重新被发现和恢复。

 

范益飞(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