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比如南方人喜欢食生,北方人则爱辛咸;江浙一带多喜甜食,蜀楚之邦则偏爱辣味。但地处东南沿海的桐乡人不但喜欢甜食,有时也爱来点辣。桐乡甜辣酱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
甜辣酱是桐乡著名的传统特产,其历史大约已有三百多年。据清光绪《桐乡县志》记载:“辣酱出桐乡城中,初造酱时,将辣茄用麻油煎沸磨细筛匀杂于面内,故得味。”桐乡辣酱素以色泽红亮,香味浓郁,甜辣兼备而著称。据说,桐乡甜辣酱曾被乾隆皇帝指定为“贡品”。
乾隆怎么知道桐乡这一特产的呢?传说,那年乾隆下江南,入乡私行察访,来到桐乡一户农家。时值中午,碰巧农家正在用午餐。农妇十分好客,挽留这位不速之客吃便饭,便以面浇甜辣酱的菠菜烧豆腐等家常菜款待这位皇帝。乾隆在宫中天天食用山珍海味,已经吃得有点厌了,今天一尝到这道菠菜烧豆腐,鲜滋滋,辣呼呼,味道好极了。他边吃边兴致勃勃地打听这道菜的名称。农妇见这人连这样普通的家常菜也不知道,猜想一定有来头,便有意捉弄他说:“这菜是我家祖传,名叫‘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乾隆一看,菠菜红根绿叶,油里煎过的豆腐,黄中透白,跟名称倒也相称。他又问:“此菜为何如此鲜美?”农妇告诉他说:“你不见这菜上浇了一层红浆,这叫‘玛瑙红浆盖’。”乾隆越听越觉得这道菜既味美又富有诗意,连声称赞。回到京城以后,他还恋恋不忘这道从未吃过的佳肴,传旨御厨师也要烧一道“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的菜。御厨师这回可被难住了,他会烧制满汉各式名贵菜肴,可就是从未听说过这道菜。后来还是从皇帝的侍从人员那里打听到,原来这是一道菠菜烧豆腐的家常菜。待御厨师烧好以后,乾隆一尝,觉得味道不鲜,说还少‘玛瑙红浆盖’。御厨师再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浙江桐乡出产的甜辣酱。于是乾隆马上传旨叫桐乡进贡甜辣酱,从那时起,桐乡甜辣酱便成了“进京贡品”。
桐乡辣酱之所以风味独特,主要因为它选科考究,配比科学,制作精细。它采用当年新面酱和陈年油辣沫两种主要原料,再加适量的麻油、辣油等,经多次碾磨而成。当年新面酱须露天自然发酵酿制而成,新鲜甘甜;陈年油辣沫一般要求储存三年以上,达到无腥、微辣、味美。这样制成的辣酱,色、香、味具佳,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具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脂,增智健脑等作用。
桐乡甜辣酱最早仅由桐乡城内黄长盛酱园独家生产经营。后因销路甚畅,镇上多家酱园仿制,产量不断增加。抗战期间,由于战乱影响,辣酱生产逐年下降,至解放前夕,只剩下大盛酱园维持少量生产。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桐乡酿造厂通过对传统制作工艺的革新,和对传统包装的改进,产量与质量均有很大提高。1981年以后,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商业系统优质产品。如今桐乡甜辣酱瓶装之外,尚有牙膏式包装,便于携带,适合旅游和野饮之需。在品种上也从过去的重辣酱、甜辣酱,发展到芝麻辣酱、蒜辣酱等。
近年,桐乡酿造厂又开发出了包括帝皇辣酱、太妃辣酱、小皇子甜酱、海鲜卤味酱、婆媳伴侣调料酱、姑嫂帮手住家酱6种辣酱系列产品,深受顾客欢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