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乡间称“彤红”。 端午节这天,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早上就看到有人卖菖蒲根,五个束在一起,问是什么东西,才知道是菖蒲根),悬于床。相传是日为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后来演化为老一代人对小孩子幼小生命的祝福保佑;粽子,原为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后演变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舟,则表示竞相营救屈原。此日,药铺结清赊帐,并向老客户赠雄黄、香料粉。民间姑娘,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色彩的香袋,内塞棉花掺入香粉,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此日午时有喝雄黄烧酒解百毒习俗,先将雄黄烧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烧酒于屋角,亦有倒写“王”字在门壁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