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芽麦塌饼

家乡区县: 浙江省桐乡市

在我们浙江桐乡,每到清明前后,田埂上、屋角边,会偷偷钻出一种青白相间的草木类植物,斑斑点点,叶子呈齿形、长而散,匍匐在地,乡民管它叫“草头”。这种不知名的小草,因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而受到关注。清明时节,村民要做一种叫“芽麦塌饼”的点心用于扫墓祭祀,草头便是做芽麦塌饼必不可少的好香料。

做芽麦塌饼得同时使用两眼灶。一口把草头煮烂,一口煮开水。水煮开后,将自家种的小麦磨成的麦粉倒到大木盆里,挖一个小坑,慢悠悠将开了的水倒进去,倒一点水,和一些面,倒一些水,和一点面。和面至关紧要,面和得柔韧,做出的饼才不至于塌下来拿不上手。煮烂的草头一捏即碎,和进麦粉里,和麦粉混为一体,草头钻到里面,清香气四溢开来。待到粉和得均匀柔韧后,一小块一小块拧下来,搓圆,用调羹舀入豆沙芝麻等馅,包好,捏得扁扁的,像要塌下来又塌不下来。这样,芽麦塌饼就算做好了。

接下来,将一个个芽麦塌饼贴紧在锅壁上,互相不能碰到,防止粘在一起,把菜油一勺勺流过饼,灶火烧得通红,便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等一面烤焦后翻个身烤另一面。在家乡,对这个制作过程有个俗称,叫“芽麦塌饼两面焊”,芽麦塌饼外面硬,里面软,咬一口粘嘴,嚼几口又软又香,热食冷吃都有味。有的地方清明扫墓做的是清明圆子,但没有家乡的芽麦塌饼有型吸引人。

每年我家的芽麦塌饼从挑草头到和面到焊饼都由奶奶一人操手,今年清明又来,奶奶一定又在割草时细细观察田间草头的长势了,她一定想着又到快做芽麦塌饼时节了。不管生活是进是退,世界如何变化,我只是希望每年能吃到奶奶做的芽麦塌饼。

范益飞(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