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马剪纸,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唤马剪纸”产生在并发展于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境内及周边地区,是一种古老的剪纸艺术。
“唤马剪纸”通常有剪纸、剪影、刻纸、撕纸和激光分割五个品种。其显著特点是带有浓郁的乡风民俗,题材广泛,构思奇巧,风格明快,表现质朴,线条流畅,喻意爽朗;画面粗与细,长与短,疏与密,阴与阳,虚与实的对比千变万化。一件剪纸作品,通过构思画稿、设计定点、剪刻修饰、粘贴裱装四道工序即可完成。
“唤马剪纸”初始多为农家妇女织染绣描裙边服饰条纹花朵,美化生活,而传承演化至今,其艺术表现古朴、简括、清晰、雅丽,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显示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民俗性特征。“唤马剪纸”集北方剪纸之粗犷、南方剪纸之典雅的特色于一体,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粗中有细、拙中有巧,媚而不俗,艺术表现通俗、亲切,巧拙融合。 唤马剪纸
“唤马剪纸”据考证自汉代以来世代相传,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它是唤马民风民俗的结晶,是唤马人精神文化的体现,是记录川北社会发展的典籍,是传承唤马风土人情的载体,是研究川北历史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唤马剪纸”集南北剪纸特色于一身,尤具浓郁的乡风民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载誉海内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近年来,唤马镇不断探索让唤马剪纸艺术产业寻求市场营销,以文兴镇、以经促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变传统文化为传统产业。“唤马剪纸”富民兴镇的经济价值正在凸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的民间剪纸艺人老龄化,而当代青年受现实社会观念的影响而弃艺从工、从商,后继乏人,“唤马剪纸”艺术高度濒危,亟待抢救保护。
“唤马剪纸”的特点:1、具有艺术性特点,集北方剪纸之粗犷、南方剪纸之典雅的特色于一体,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粗中有细、拙中有巧,媚而不俗,艺术表现通俗、亲切,巧拙融合。
2、具有历史性民间文化艺术特点。初始多为农家妇女织染描裙边服饰条纹花朵,美化生活,而传承演化至今,其艺术表现古朴、简括、清晰、雅丽,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显示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民俗性特征。
3、具有群众性特点,属自发式、家庭式传承,很少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具有技术的普及性和参与的广泛性的群众性特征。
4、具有浓厚的区域性特点。唤马场历史悠久,且属周边七乡(镇)之中心场镇。自古交通便捷,商贸物流交易繁荣,从而繁荣了“唤马剪纸”文化艺术品交流,拓展了艺术文化的风格、质量、数量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周边。
5、剪纸艺术的共存性特点。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唤马剪纸”艺术走出“闺阁绣楼”,延伸到农村五匠(石、术、土、陶、编)等行业,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和各层次,派生出各具风格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门类间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促进、发展。
荣誉:
“唤马剪纸”历经1700多年的演变,特别是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弘扬和挖掘“唤马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通过创建“川北剪纸协会”、“梨花书画协会”、“宋江之春文学社”等民间艺人社团组织,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出版发行《怎样学剪纸》、《“纪红”剪纸选》,创办《川北剪纸报》,举办剪纸艺术节,开展剪纸艺术展,选送优秀作品参赛等活动,使以唤马剪纸为载体的社区文化和庭院文化不断升华。“唤马剪纸”民间艺术作品先后20余次参加国内和国际社会组织的展览和参赛活动,实现了年年有参赛、参展活动,年年有作品获奖。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创作的作品中,有4件剪纸、3件版画被国家博物馆收藏,713件剪纸作品在全国参赛获奖,18件作品编入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材,561件剪纸、14件版画、4件木刻画在国内刊物入选出书;有264件作品出国展出,6件作品辑入《美国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选》。一批主要民间艺人的代表作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剪纸家》、《中国风俗剪纸集》、《中国现代名人剪纸选》、《中国剪纸藏书票》、《中国剪纸全集》等书刊。10余位剪纸艺人把剪纸作品变为商品,投入市场开发和营销,一个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格局正在形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