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鲤鱼又称为“鲤鱼追春”,在平海古城流传已有360多年历史。舞鲤鱼是平海镇西北村保留下来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节目,更是民间众多“鲤鱼灯舞”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浓厚的粤东沿海地方特色。它表演细腻逼真,变化无穷。一般在元宵节、三月三、九月九或喜庆节日举行。
平海镇为了使舞鲤鱼这项民间艺术活动代代相传,成立了民间艺术协会,建立了人数多达200多人的“老中青”相结合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每年多次举办培训班,邀请富有经验的长者出任教练,对艺术表演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进行一些民间艺术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在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以及每三年一届的平海古城文化艺术节上,这些富含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令前来旅游参观的外地朋友大饱眼福,流连忘返,极大繁荣了古城的民间艺术,也推动了平海经济建设的发展。
鲤鱼舞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惠东久旱无雨,土地龟裂,寸草不长,民不聊生,一条善良的鲤鱼在了解到人间的疾苦后,自告奋勇带领人们去寻找水源,穿越无数高山,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水源,而鲤鱼自己也遍体鳞伤。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恩德,每逢喜庆节日,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平海人以前大多是渔民,所以当地的群众跳鲤鱼舞也有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之意,亦即为“年年有余”。
鲤鱼制作鲤鱼的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骨架是用竹蔑、竹片及铁丝扎成的,然后用铁丝连接起来,再将圆竹棒的一头插入鱼腹至鱼背顶端为握棒,最后用白布包缝各部位,绘上图案和色彩。握棒,靠鱼的一端为棒头,另一端为棒尾。
鲤鱼舞鲤鱼舞由男子五人表演,动作大部分是模拟鲤鱼灯在艺人们的手中栩栩如生,众鲤鱼在头鱼的带领下,时而在水面悠然游动,时而潜下水底寻找食物,时而相互嬉戏。高潮时鲤鱼急速翻腾,全力拼搏,最后高跃龙门。鲤鱼舞动时双手动作幅度较大,步法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整个表演节奏强烈,一气呵成,具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鲤鱼舞在民间流传有“十二变”和“十三变”两种表演形式。“十二变”主要是表现鲤鱼在水中畅游、嬉戏、比目、寻食等生活情景,至高潮处鲤鱼跳龙门。“十三变”则在上述表演之后,增加“鱼化龙”、“罗汉伏龙”,最后是南派武术对打等内容,这种表演形式今已失传。
鲤鱼舞的招式据说以前的鲤鱼舞有24套动作,比较烦琐,不容易学会,后来经过浓缩和加工,并引进一些新的套路,目前表演的主要招式有:鱼跃龙门、鲤鱼渡水、鲤鱼追春、金鱼吐珠、观音坐莲、按角磨沙、搭脚抢舌、三上三下、大谢小谢等。表演起来形式变化无穷,舞姿精练优美、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huizhou_huidong.html
我的能力秀:http://abc.wm23.com/abbypen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