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天仙硐枇杷(节)

家乡区县: 泸州市纳溪区

枇杷历史

    据史载,枇杷原产于川南永宁河谷和清溪两岸,经千百年来人们的精心培育,把枇杷品种优选达200多种,伴随川江、永宁河水运及茶马古道而遍及大江南北。汉武帝得知泸南枇杷果大、肉厚、色金黄如丸,而味美甘甜又可入药,下旨泸南边选枇杷树100株植于皇家林苑之中,于是上林园中又多了名优佳果——泸南云溪枇杷。每年五月,上林园中枇杷熟时,汉武帝诏见文武百官,赏枇杷10枚与皇上共品佳果以示天下太平。群臣舍不得吃,把它带回家中种于园中,有的带回故里种植,于是枇杷在长江南、长江北的各地都种植开来,后又传种于两广、福建,还出了国门。

天仙硐枇杷

      天仙硐枇杷树四季常绿,树形美观,秋冬花白,春夏果黄,五月果熟,满树披金。名优佳果与文人有不解之缘,经墨客渲染和赞美,于是枇杷文化就应运而生。有诗云:“永宁河畔新乐村,天仙枇杷正满林。可人风味少人知,把尽春风夏作吟。”生动地描绘了枇杷成熟时的美丽景色,把旖旎迷人的枇杷林风光说得惟妙惟肖。特别是诗人戴敏的“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满树金”之句,把能醉倒游人的枇杷描述得来栩栩如生。

      云溪枇杷花洁白,花瓣五片,腊月迎冬怒放,幽香沁人心肺。周紫芝有诗云:“黄菊已残秋后杂,枇杷又放隔年花。”天仙、新乐枇杷果大、澄黄。品牌有红沙枇杷、白沙枇杷。红沙枇杷因果皮金黄而被喻为金丸。白沙枇杷则因果肉洁白如玉、汁多味佳,古人又称它为银丸。无论红沙金丸,还是白沙银丸枇杷,未熟透时,“颗颗枇杷味儿酸下人曾作荔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飞书寄银丸。”还是大书画家吴昌硕说得好:“五月天气换葛衣,山上卢桔(枇杷)黄且肥,鸟疑金丸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真是绘声绘色,令人叫绝。

“天仙硐”枇杷品牌建设

      1、以农业专合社为推力,加强管理。成立了天仙枇杷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两个零、十统一”标准化生产建设,不断引进尝试新的品种,着重发展贵妃、金丰、早钟六号、早红三号等8个优良品种,满足大众不同需求。

      2、以技术服务为动力,保障品质。利用远程教育和电子阅览室等平台,开展远教学习活动40余次,举办“专家会诊”36场次,技术人员上门服务200多场次,组建“1 1”技术帮扶对子65个,培训果农达3000余人次,提高枇杷单产,保障品牌质量。

      3、以景区观光为活力,联合发展。巧借天仙硐景区,主打“枇杷”特色乡村游,开展枇杷林游玩、枇杷采摘等活动,扶持培育乡村农家乐26家,每日可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农民年人均增收540元。

      4、以主题宣传为引力,推动销售。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每年举办“枇杷旅游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增强“天仙硐”枇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畅销枇杷销售。2013年开展的“第三届天仙枇杷旅游文化节”累计吸引游客10余万人,销售枇杷150余万斤。

荣誉

      1989年,天仙镇银罗村确定了特色枇杷产业发展思路,经过20余年的摸索,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和品种更新,以银罗村为核心的枇杷产业基地不断发展扩大。

      2004年,银罗枇杷产业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006年被评为“省级生态农业园区”;200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008年,枇杷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天仙硐”枇杷品牌注册成功。

      2011年,天仙银罗枇杷产业基地面积达一万余亩,产业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上万元。

      泸州市纳溪区是枇杷的故乡,早在西周时就有了。时值初夏,纳溪新乐,天仙名果枇杷陆续上市了。天仙硐风景区的枇杷节吸引中外游人结伴而来,游人不仅可以观看异常精彩的大型文艺演出,还可以参加农产品会展、天仙硐景区自行车骑游赛、速降、攀岩比赛等多项活动。除了参加活动外,游客们还可以到当地果农家采摘选购枇杷,品枇杷酒,吃农家饭,体会一下休闲、愉悦的特色乡村旅游生活。

      天仙硐枇杷节和纳溪民歌已成为地方风物文化品牌。如果把枇杷文化加以发掘、开发、利用,相信一定是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精彩之笔。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847540272?from=profile&wvr=5&loc=infdomain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ZX2014writer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sichuan/naxi.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847540272

成功属于未来的你(2014-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