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肥水管理
1、防涝抗旱:
杭白菊是旱地作物,对水反应敏感,怕涝怕旱,特别是春雨及梅雨天气影响,如沟渠不畅造成田块积水,容易出现沤根现象,基部叶早衰甚至全株死亡。因此,需做好开沟作畦(特别是低洼田块),做到排灌畅通,以改善通气条件,减少病源菌感染;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出现菊苗失水萎缩,要及时沟灌抗旱,促使正常生长。
2、合理施肥:
大田施肥原则: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前期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后期则以速效肥料为主。主要有以下几次肥:
(1)基肥:栽种前结合整地翻耕时施入或开沟条施每亩用有机肥1000—1500公斤,有机肥种类主要有:人粪尿、羊栏肥、鸭粪等,并配施磷肥50公斤。
(2)活苗肥:栽种活棵后用人粪尿50—100公斤,兑水浇施,促使发棵。
(3) 压条肥:压条前在菊苗行两边铺施羊肥每亩1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并用松土覆盖后压条。
(4)分枝肥:8月份在每次摘心后施入,每次用人粪尿100—150公斤兑水浇施或施复合肥10公斤。
(5)蕾肥:9月上、中旬是菊花现蕾期,这时进入生长盛期及生殖生长期,需肥量大,施用尿素或进口复合肥15—20 公斤,促使花蕾增多、增大,开花整齐,可视生长状况施1—2次。
五、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为主,发病时期为6—9月。防治方法:注意做好轮作、合理密度和排水降湿,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5%井岗霉素100倍防治。
2、虫害防治:
菊苗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可用高效低毒类农药进行防治,并在收获前15天停用农药。严禁使用氧乐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根据预测预报掌握防治适期。
蚜虫: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2%以上叶、花蕾有蚜虫为防治适期,视蚜虫发生情况,每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一般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
夜蛾类: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8月底开始为害,一般每7天防治1次,连续2—3次,可用5%抑太保1500倍或10%安打3000倍防治。(该类药物对蚕桑特别敏感,须进
万山红杭白菊
万山红杭白菊(2张)
行隔离防治,并要求专用药水桶,过后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在桑菊混栽区建议使用50%辛硫磷800—1000倍或20%灭多威1500倍防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