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埠之美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黎埠的美,是一种大家闺秀的美。跟七拱一样,黎埠属于城镇化建设重点乡镇。这样的待遇,来自于她丰厚的家底。
黎埠历史悠久。自古就扼守交通要道。其重要性即使过了一百多年依然不变。燕岩村边,一条河蜿蜒而过。高巩桥横跨其上。此桥建于同治4年,即1865年。高巩桥宽约五六米,共50级台阶,由数百块石头砌成,最大的石头高约1.7米,长宽约三四十厘米。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当时中国并没有大型机械,如此笨重的石头,建桥者是如何吊装安放的呢?据记载,在同治4年,黎埠境内同时建成三座这样的石拱桥。
在黎埠,随处可见几百年的榕树。镇政府院子里有一棵五百年的。距离镇府大约一公里的均安村也有两棵雅榕,树干需要七八人合抱,枝繁叶茂,苍遒有力,每棵荫蔽超过一千平方米。旁边有河流,有高山,所以这个盆地就显得尤其难得,每天早上,不少人从镇上来到这里晨练。在黎埠,到处都与山有关。从圩镇往洞冠村方向行五六公里,沿洞冠河南下,在与连江交汇处,奇险陡峭的悬崖边,突然出现一个山洞。
黎埠的富足从洞冠村可见一斑。洞冠梨是贡品,个头大过成人拳头。洞冠梨还有一段“威水”史:洞冠梨又名大沙梨,阳山在汉代已有栽培。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曾将此梨送给名将樊哙,故称“将军梨”,后樊哙又进贡给皇帝,故又称“皇帝梨”。清朝御史记载,每年均有洞冠梨进贡宫廷。当地人说,洞冠梨放数天不变色。1986年,洞冠梨被评为广东省优质水果品种,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还获得铜奖。
黎埠山清水秀,也就成了长寿之乡。据黎埠镇民政办介绍,2012年全县有百岁以上老人27人,其中黎埠10人;90岁以上老人,黎埠有180人。

黎埠名片
黎埠镇位于阳山县境西部,处东经112°25'、北纬24°33',距县城41公里。东、南与龙埠乡为邻,西与连南县寨岗镇交界,北与凤埠镇接壤。该镇地处连江支流洞冠水东岸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海拔90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无霜期310天,年总日照时数1575小时,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气温29℃以下,秋季干燥,冬季霜冻,山头有雪。可种植双季稻。截止至1995年,全镇面积76.5平方公里,2008年末户籍总人口675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72人。辖1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黎埠街文明路26号。

(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