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

家乡区县: 延安市宝塔区

民歌我的家乡在黄龙山麓以的渭北地带,这里陇原起伏,气候温和,山川秀丽,人文底蕴深厚,黄河文化的熏陶。生于斯,长于斯,我深深感受到黄土地文化的博大与深沉。 要说黄土地,不能不说到陕北。陕北于我来说,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因为家乡的北面就与陕北的黄龙山脉毗邻。走到黄龙山上,也就到了陕北地带。陕北是红色革命的圣地,我一直向往着到陕北一看。因为憧憬陕北红色文化的底蕴,自然接触陕北民歌——信天游就比较多。听着陕北的民歌——信天游,我常常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 由于日久天长,我与陕北的民歌——信天游竟然结下不解之缘。 (一) 陕北的民歌——信天游,有其浓烈的抒情味道,高亢激昂,雄浑豪放,有时也显现沧桑悲凉。那种浓烈的抒情味道,对于喜爱诗歌的我而言,感到很舒服,也让我很投入。 我喜欢听的陕北信天游,有《兰花花》、《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走西口》、《三十里铺》、《回延安》、《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听着这些高亢激昂、感情浓烈奔放的陕北民歌,我仿佛看到陕北黄土地貌的沟沟坎坎,山山岭岭。 我曾经去了一次陕北,当然是路过,汽车沿着高速道路行进,可是,进入我的视野的景象,不是一道道岭,就是一座座山,沿途很少有村子,不知是高速路绕过了村子,还是村子本身就藏在那些山沟沟里,当然,有时也幸而看到人家,但仅仅是一两个废弃的农户之家,就在那半山腰上。后来,也从电视宣传片里看到陕北的地理地貌,那是一片又一片山连着山、岭连着岭的黄土沟壑地貌图,与我的家乡渭北地带相比,我们那里的沟壑就少得多了。我忽然明白了,为何在我们那里难以产生像陕北民歌那样的艺术奇葩了。 陕北的民歌——信天游,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想,这也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绝不是一时一地就可以兴起的。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研究民间艺术的学者,我只是凭着自己的想象推断而下结论的,就像诗歌的发展从四言到五言直到七言乃至长短句的发展一样,都有着一个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过程。 (二) 陕北民歌的艺术成就怎么样?在我个人看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 陕北民歌——信天游,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返璞归真,纯真,纯朴,纯情。这当是对陕北民歌艺术风格最准确的概括。这里举一个例子: 沙梁梁上站了个俏妹妹, 惹得(那个)喜鹊满(呀么)满树飞, 白(格)生生脸脸柳(呀么)柳梢眉, 双(了)辫辫一(了那个)甩, 扭(呀么)扭嘴嘴(哟号号噢), 毛眼眼望断黄(呀么)黄河水, 爱你恨你几回回, 几(呀么)几回回。 瞧,这首信天游就是一首表现男女青年爱情的的曲子,曲子当中,男青年喜欢一位女子,他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毫不掩饰,真情流露,大胆而率真,体现了艺术上的“大美无饰”的古朴敦实风格。类似这种风格的曲子比比皆是,还有脍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你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拉活解忧愁。 住店你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里贼娃子多, 操心把你偷。 睡觉你睡中间, 不要睡两边。 操心那挖墙贼, 挖到你跟前。 喝水你喝长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里蛇摆尾, 操心喝坏你。 吃烟你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对火。 梢林里绿林响马, 操心那蒙汗药。 这就是一位情长义重的妻子对于丈夫出外的反复叮咛。此外,还有闺中女子对于心中郎君的真切思念: 想你想你实想你, 浑身上下都想你; 头发梢梢想你呀, 红毛头绳难挣呀; 脑瓜皮皮想你呀, 榆林梳子难梳呀; 眼睫毛毛想你呀, 白天黑夜难闭呀; 眼睛仁仁想你呀, 泪水颗颗难收呀; 仅仅读读这些曲辞,都让人感动肺腑,更何况是陕北人民用于口头歌唱的信天游。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曲子动听,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咙唱出的歌曲动人。这是评论音乐的一句妙语,盛赞声乐的艺术魅力,认为人的声音能将人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而陕北民歌——信天游最先产生应该只是口头歌唱,不需要什么乐器伴奏,就足以打动人心,动人魂魄,这不同于现代舞台上的表演加伴奏。想想,在空旷荒凉的黄土沟壑地貌上,在一道道岭连着一道道岭,一座座山连着一座座山的环境中,能够吃的大苦、耐的大劳的陕北人民,一边不屈服于命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一边又追求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歌唱一曲信天游,既是表达心中飞翔的梦想,又想借助一种飞翔的梦想,表达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意识。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传递感情,交流思想,往往就是通过一声又一声的信天游来进行联络,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亲密度,故陕北民歌形成这样一种大胆热烈而又直爽的艺术风格。 (三) 唱陕北民歌,往往需要很大的肺活量,恐怕这是江南地域的人们所做不到的。那么,江南地域的艺术特点就较为细腻,含有一种水的柔情蜜意,是典型的婉约派。如扬州评弹就是如此。而陕北民歌的粗犷豪放,犹如关西大汉,这恐怕就是陕北地域的艰苦环境和大西北的气候磨砺而成,关西大汉往往是大碗吃着羊肉泡馍,大碗喝酒,既有吃苦耐劳的强壮体魄,又有翻山越岭、走南闯北的生活阅历,性格也是豪放直爽,泼辣迷人。不轻易谈爱,一谈则是爱的死去活来。这是陕北民歌中所透露出来的民族气质。 陕北民歌内容的多样性,也与陕北民歌另一个表述——“信天游”有关。“信天游”,顾名思义,有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受约束的自由特点。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只要累了,只要愁了,随便就吼一声,唱一曲,有时就是自编自导,真正有着独抒性灵的艺术特点。从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上,我们也可看出,陕北民歌的创造者在民间,在广大的劳动人民之间,这应该是陕北民歌——这支艺术奇葩能够发扬光大的原因所在。 但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随着更多影视文化的介入,陕北民歌的生存发展土壤正受到严重的挑战,亟需保护发展陕北这一艺术奇葩的艰巨文化重任就摆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愿我们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唱响,发扬光大

hello彤彤好(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