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寺
位于福清市渔溪镇黄檗山上,距福州约70公里,为全国重点寺庙。始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寺初名“般若堂”,后改“福建禅寺”,唐德宗帝赐额为“万福禅寺”。现寺建有法堂、观音殿、斋堂、隐元纪念堂等。万福寺在日本影响很大,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该寺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在京都宇冶建寺,亦名黄檗山万福寺,使隐元成为日本黄檗宗的创始人。隐元禅师 东渡日本后,把建筑、雕塑、书法、印刷、医药、音乐等大量先进文化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展黄檗禅宗,1867年日本黄檗宗衍为十一派,嗣法者4648人,成了日本佛教的一大盛宗。黄檗山万福寺也因此而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祖庭。
崇福寺
崇福寺又称崇福院,位于福州市新店象峰南麓,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后废。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跬存和尚在该院旧址创建“养母堂”,辟地基时发现“崇福禅院”石额,遂发愿重兴,最初仅建小屋3间。崇祯五年(1632年)在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赞助下募缘续建大殿、法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扩建,后逐渐发展,梵宫林立,殿宇巍峨。现存旧建筑多为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冬由鼓山涌泉寺住持古月和尚募缘重建的。
1949年后,寺僧二十多人参加土改,分到一部分田地,诵经坐禅之余,以耕田自养。1957年福州市佛教协会在寺中创设佛教安养院,安置老弱贫病的佛教徒数十人。1966年“0”爆发,寺院遭破坏,后又被华侨农场占用。不久怡山西禅寺部分年老僧人亦徒置于寺中,随着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的落实,崇福寺得以恢复,并成为尼众道场。由于传常法师的惨淡经营,至1983年陆续重修了各殿堂并重塑多尊佛像。是年春,福建佛学院女众班设于该寺,如今的崇福寺,占地面积3816平方米,拥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齐堂、地藏殿、伽蓝殿等18座殿堂, 199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长崎市也有一个崇福寺,寺在长崎圣寿山下,创建于公元1635年(明崇祯八年),第一代主持僧超然,是从福州去的。当明末清初之际,福州人避居长崎的特别多,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每年有一天“庙会”,在崇福寺聚会,认乡亲,相沿成俗,所以日本长崎的崇福寺又叫福州寺。
福州崇福寺和长崎崇福寺关系密切,现在福州市与长崎市又结成了友好城市,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