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文帝北巡,路经汾洲府阳县境内。行至回龙堡大树岭,见岭上大树参天,云岭连绵,沟壑纵横,三川回会于此,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便设宫驿亭接待来往宫差,故名“茶坊”。因地处要塞,派重兵把守。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太原起兵,攻克晋中盆地各县府后,派儿子秦王李世民率兵十万南下西进,在灵石与隋朝兵马大元帅宋老生大战鼠雀谷。隋军大败,一部退守平阳,一部退至温阳。且说退温阳隋军残兵到大树岭东营盘(今东营塘)令兵先锋尉迟恭屯兵西营盘,大将军刘周屯兵中华山,决心土秦王李世民在大树岭决一死站,切断唐军南下供给路线。
再说秦王李世民,鼠雀谷大战得胜后也兵分两路,追杀隋朝残 兵败将,左路由刘弘基 、薛仁贵攻打平阳府、河东一带,右路秦王李世民亲自统率,大将军王威、门客孙顺德攻打晋西汾州温阳、隰州府午城一带。
秦王李世民经过数日在灵石厦门休整,补充兵军粮草,有鬼门关长驱直入兵临温阳县回龙堡一带,安营扎寨,准备与尉迟恭决战。门客孙顺德进言道:“尉迟将军骁勇而善战,有常胜将军之誉,曾日克三关,夜夺五寨,是当进良将也。我与尉迟将军素有深交,至厚不薄,愿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尉迟将军投唐,若能如愿以尝,免人之遭难我军之辛劳。”秦王李世民深思后说:“如能得此良将何乐而不为 !”遂派门客孙顺德前往茶访当说客,孙顺德听命后,独闯尉迟恭大营。
次日,尉迟恭在茶访升帐议事,忽报有唐军派使者求见。尉迟恭一介武夫出身,脸黑似锅底,黑中透亮,两道浓眉瞪着一双环眼,大耳双垂在肩手提竹节钢鞭,立在门间。只见孙顺德进门下拜,说:“黑别来无恙啊!总算又久别重逢了,一晃三年不见!”尉迟恭一见是恩公孙顺德,连忙扶起,手携手进入帐内免不了让坐上茶,不在话下。孙顺德让尉迟将军喝退左右。尉迟恭说:“军令如山倒,不听命令无处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与恩公对鼎,惭愧惭愧!”孙顺德见其有救,便说:“各为其主,但隋王无道劫数已尽,秦王李世民兴唐讨隋上合天意,下应民心,何不弃隋投唐,做个开国功勋,为民造福,避免生灵涂炭。”尉迟恭听罢说:“恩公之言,正合我意。”随即,尉迟恭兵部迎秦王李世民至茶坊,秦王李世民喜得良将,封为大将军,并开仓放粮,以表祝贺。
温阳县乡民为了感恩放粮救民,免受战火之苦,在大树岭修建“秦皇庙”,纪念其功德,将大树岭叫成秦王岭,有词为证:
云横秦岭祀秦王
造福黎民恩常念
男耕女织五业兴
日烧高香秦岭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