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再造秀美山川。甚至不惜以粮换草,恢复生态植被的大政方针,内蒙古的生态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建设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近日从位于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却传来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07年6月中下旬,连续几场透雨,使当地旱情基本解除。一些农牧民竟扶起犁铧,开垦起刚刚才恢复点元气的荒漠化草原,科尔沁草原
种上了杂粮杂豆。据当地草原执法部门反映,科左后旗、科左中旗、开鲁县、扎鲁特旗普遍存在滥垦草原的现象,其中以科左后旗最为严重。他们呼吁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刹住这股滥垦草原的歪风,有效地保护近几年来得来不易的草原生态建设的成果。当地干部群众说,嘎达梅林为反抗张作霖和达尔汗王爷放垦,誓死保卫草原,流芳百世。而他的后人们竟为眼前利益,自毁家园,实在令人痛惜。据通辽市草原监理部门不完全统计,入夏以来全市累计开垦草原一万两千多亩,查办毁草种粮案例130多起。近几年全市共计开垦草原10多万亩(保守数字),仅科左后旗前年上报的开垦面积就达9万多亩。通辽市毁草种粮由来已久,1996年当时的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盟委领导提出了“封坨子开甸子”的口号,沙坨子没有封育住,却把好端端的草甸子开了不少。1998年,记者在扎鲁特旗看到特大洪水淹没的全是开垦种粮的低洼甸子地,当地牧民说这是老天爷在报复。去年记者在当地看到一边在封育草场,一边在犁地种粮的怪现象。1998年在普查草场面积时,草原监理部门上报的统计数字是4346万亩,而有关领导却授意改为3000万亩,将另外1000多万亩划入“四荒”范畴,对外承租、招商,以彰显政绩。有关专家指出,通辽市连续四年干旱,既有气候的因素,又与滥垦草原,小气候遭受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
有资料显示,科尔沁草原已经出现了4800多万亩沙地(科尔沁沙地位居我国四大沙地之首,总面积1、8亿亩,跨及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区。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占该沙地总面积的52、7%),占通辽市总面积的50%以上,沙漠面积600万亩,并且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外扩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