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公交

家乡区县: 江苏省灌南县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导致交通日益拥挤,公共交通的运行环境日趋恶化,加速连云港特殊的一市双城格局,连云港市公交发展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连云港市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对公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9月27日,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基本形成。它由快速公交主线B1、B3、环线H1和H2及配套支线(B11、B12、B13、B15)组成。整个系统长136.9公里,其中,主线为 34公里,环线为18公里,配套支线为84.9公里,它贯通了连云港城区的东西南北,并将之贯穿起来,连成一体,我们称之为“一主两环四支”的快速公交系统。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连云港快速公交一号线从开建到通车仅用八个月的时间,是目前江苏省建设周期最短的一条快速公交线,也是继常州、盐城之后的江苏省第三条真正意义的快速公交线。自一号线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就被市政府和全市人们高度关切和重视。连云港市BRT项目作为并使之打造为全市人们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也使成为海通集团公司,乃至成为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精心打造的宣传城市的亮丽名片。
连云港市快速公交系统把快速公交的要素同连云港城市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以中央侧式站台、组合线路等为主要特色的快速公交系统,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中突出了“科技、环保、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亮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
连云港市BRT投入运行后,日均近有20万人次的乘客享受到了高品质的快速公交服务,将占整个连云港市公交日客运量的40%。
2建设背景
编辑

早在2007年,连云港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就开始关注快速公交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据李敏介绍,2007年在编制连云港市公共交通规划时,就对连云港是否适合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作了专题研究,并初步制定线网设想。
2008年,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找到了曾经为厦门、盐城等城市规划和设计过BRT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为连云港快速公交前期规划进行调研。
2009年12月,《连云港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连云港市快速公交示范线(一号线)规划研究方案》编制完成。
“2011年9月,李强书记到连云港以后,在当月的连云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关于连云港的公共交通问题又一次被提及,针对城区之间相距较远的特点,党代会提出建设大运量的快速公交体系,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李敏说,“由于李强书记在盐城有过指挥建设BRT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连云港的发展对BRT公交系统的迫切需求,所以项目的落实也变得顺利很多。”2011年12月,连云港市BRT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项目正式启动。
2012年1月至3月,连云港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项方案汇报会议,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征点子、要建议。BRT工程建设指挥部先后进行多项专题调查、论证,为全面启动BRT建设积极准备。

gugela704(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