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时光里,江南人有一张“吃鱼时间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
在岭南,民间也有“春边秋鲤夏三黎”(一说三泥)的吃鱼习惯。经过春日里的万物复苏,草长鱼生,又到了吃河鲜的季节。佛山三水河鲜名声在外,因为有三江交汇的缘故,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河鲜就地打捞,就近食用,图的就是个新鲜美味。
三水十大河鲜以鲟鱼、鲈鱼、边鱼、龙利、嘉鱼、桂鱼、钳鱼、马面骨鱼、鲫鱼、和顺鱼十大品种最为有名,这些鱼中有的种类已经有几百年,可以说是历史和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因为广东人饮食追求新鲜和清淡,因此河鲜的吃法也不花哨,讲究风味清新,以便保留其“原汁原味”。
在师傅娴熟的刀法之下,开膛、破肚、刮鳞、洗净,一条新鲜的鲈鱼加上姜丝,就这样蒸食,调料很少,但自有一番清雅意境,也更能尝到鱼肉本来的鲜甜。和顺鱼因为肉质细嫩鲜美,被称为河鲜中的“鱼王”,配以榄角用来清蒸,更能激发鱼的鲜味。
林刀鱼是一种普通的小鱼,蒸吃不便,用油煎食就是不错的选择,可见金黄薄外衣内包裹着香气四溢的鱼肉,这款食法最适合送酒下饭,异常香口。笋壳鱼因为肉质细嫩鲜甜,更适合熬成汤汁,再加入清爽的节瓜,鱼肉同丝瓜口感细腻,鲜甜浓郁的鱼汤滋味长留齿间。
除了各种鱼类,河虾也是三水河鲜的“生招牌”。肉质虽没有大虾肥厚,但其独特的爽脆感却是大虾所不及的。笼仔蒸河虾最能保持虾本身鲜味的烹调方法,看似简单,却朴实纯正。
而不管蒸、煎、炖汤,往往是根据这些河鲜的特点来处理,让其美味与营养达到最合理的释放,不仅吃起来鲜美无比,还能对身体多有补益。
岭南人这种饮食上的追求,颇值得玩味。不图一时味觉刺激的口快,还要让身体进补受益,这显然显现出饮食文化的理性和成熟。
其实,不仅是吃法,单就选这个季节吃河鲜,也反映出“顺时而食”的饮食修养。
孔子曰:“不时,不食”。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不吃,顺应自然,因时而食,从古至今都是饮食正道。我国古代膳食中有四季五补的理论,中医也讲究根据“阴阳”、“五行”滋补身体。饮食名典《饮膳正要》就强调要因时而食,“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