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镇府驻地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视台、电影院、镇委党校、老干部学校和人口学校等设施。各个行政村远程教育网点配备齐全,村村通上了有线电视,村镇文化网络已经形成,丰富了全镇人民文化生活,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京剧、吕剧、河北梆子、东路梆子遍布全镇,每逢春节搭台演出。自上世纪70年代,归仁的梆子,刘口、南孟等京剧演出闻名乡里,由于现代文化设施不断普及乡村,这些剧种已多在婚庆吉日演出,如大孟村张氏乐队,杨集的全祥文艺组合,巩家老巩乐队,秧歌,龙灯,狮子,打落子,高跷,旱船等民艺表演,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显著,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十年控制在6‰以内,2005年全镇2200户领取了独生子女证,自1998年起,连续5年全县考核名列前茅,被评市、县级先进乡镇,有5名计生工作人员受省部级表彰。
李庄人民在创造光辉业绩的同时,也经历了严重的困难和挫折。全镇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了种种困难,走过了曲折,取得了成就,全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2006年工业总收入是2000年的3倍;2005年人均收入达4500元,是2001年的1.8倍,人均增长2200元;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及各型呈车辆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也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庭,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现正在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大踏步前进,迈向美好的明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