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出了不少名人,也留下了不少成语典故。今将本人知道的三门峡历史名人和成语典故,陆续登录网上‘
1、上官仪(唐朝)
上官仪(608—664年),字游韶,三门峡市人。唐贞观初进士。授弘文馆直学士,旋调任秘书郎,后转任起居郎。太宗每起草诏书,必让其修阅,行宴要其作陪。高宗时,任秘书少监,后升任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性刚耿,好直谏。主废皇后武则天,武则天怀恨在心。专权后,侍中许敬宗秉其意,诬陷上官仪和废太子李忠谋反,麟德元年(664)下狱死,子上官芝株连杀身,家被抄。中宗时,因孙女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得以平冤,以国礼改葬。后人尊崇他,祀奉于原陕州忠义祠。上官仪的诗词崎丽婉媚,时称“上官体”,对后世格律诗的形成很有影响。
2.刘昭妃(明)
(明朝万历皇帝的妃子)刘昭妃(约1556—1642年)三门峡市上村人(今现存石碑一座),明朝万历年间入选,万历六年(1578)封昭妃。刘性情谨厚,对诸王抚爱备致。天启、崇祯年间(约1621-1642年),先后为孝和王太后和懿安皇太后掌管玉玺,主管宫中诸事。崇祯皇帝为信王时,王太后为氏,疑其体弱,犹疑不决。刘则进言说:“今虽弱,后必长大”。太后方同意册立周氏为信王妃。崇祯即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尊刘昭妃为太妃,敬重如同太母。崇祯十五年(1642年)卒。历经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即崇祯)四帝,死后加谥号为宣懿康昭。
3.《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典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是战国时一位医术高明的名医,有一次,他到虢国行医,听说虢国太子早上染急病身亡,于是,请求进宫察看。仔细观察后,发现太子大腿内侧还有微湿,耳朵里还有 鸣音,于是说:“太子只是‘尸厥’,形静如死,还可以治活!”扁鹊用针灸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过来。扁鹊又将方剂加减,用汤剂调理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就全愈了。虢国国君再三向扁鹊道谢,人们说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 超,也比喻能力挽狂澜,把失败的局面挽救过来。
注:虢国的国都上阳在今三门峡市李家窑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