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之认白果树做干老子

家乡区县: 江苏省句容市

句容民间有认白果树为干老子的习俗。
句容人喜欢栽树,山上山下,房前屋后,河边头塘边头,只有能栽树的地方都要弄几棵树栽上。
历史上,句容像一个森林,到处都是抱不过来的大树。所以有专家认为,“句容”地名是以“一个森林”语音取名。
专家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句容是古越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说着一种与华夏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句”、“勾”相通,在古越语中是“个”、“棵”的意思。“容”在上古时读“定东切”,与壮侗语译音“岽”字相同。而“岽”意为森林,壮侗语与古越语又密切相关。因此,二字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森林”之意。事实上,古代“句容”这块土地上树木确实很多,直到今天,仍是树木葱茏,遍布古树名木。
木瓜树江苏稀有,而八百年木瓜树更属罕见,而边城镇高家边就有两棵。
在古代,木瓜树可非同一般,大户人家将它栽植在庭院里,以作辟邪之用,被人称其为具有神奇功能的“降龙木”。
银杏,句容叫白果,白果树境内更多,仅宝华山隆昌寺有年代的白果树就有20余棵,各地也到处可见。现有的古银杏树,大都为明、清两代栽植。边城镇青山村,有一棵4个人才能合抱的千年银杏树,民间传说此树是南宋所植,被当地人尊称为“神树”。 青山古银杏早年枝叶繁茂,硕果累累。1933年,收的白果装满两“九箩缸”。
民间认为,白果树历经千年的演化,已经具有灵气,是“树神”和“风水树”,只要你在树下烧香,一定能避难祛邪,你许的愿也能成为现实!还有的认为,如果有谁破坏了白果树,那此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受传统习俗影响,在每年的清明节、农历正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等节日,或遇有大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之年发生,方圆百里的百姓均纷纷涌来,在树下置香炉,立烛台,烧香磕头,插红挂绿,古银杏树上挂满了红绿黄色的布条,布条上写着各种各样的大吉大利的话语。以求神树显灵,消灾消祸,保佑百姓,赐福于民,祈求生意兴隆,事业有成,儿孙满堂,多子多福。
家里有惯宝宝儿孙,或儿孙生下来老打岔,一些家人就把儿孙领到白果树下,认白果树为干老子,认为认白果树做了干老子,就能消灾,就能健健康康长大。
这些习俗虽然缺乏科学,但在实际上起到了保护树木的作用。
古树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近年来村民们对古树设置围栏,定期培土,保护绿色文物的自觉性越来越强,一些千百年古树重焕“青春”容颜。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风俗,才有了如今真山真水原生态的句容。  

曲开伟(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