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南湖公园位于县城东南部,总规划面积1081亩,1990年动工建设,经过20年的建设完善,如今变得树木茂密,成了县城的一个天然氧吧,堪称县城之“肺”。
园内林木覆盖率达70%
南湖公园因地处惠东县城南湖而得名。公园除建有纪念广场外,还有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其最主要特征是竹翠、树密、草绿。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园的绿化和植树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990年4月至1992年6月,基础绿化840亩,植树12万多株;第二阶段为1992年9月至1993年1月,园林绿化5万平方米,植树2万多株;第三阶段为1993年2月至1995年,新种植树木5800多株,草皮8500多平方米。据惠东县园林管理局统计,整个公园林木覆盖率达70%,树种达250多种,估算树木总数达7万棵(不含灌木);竹林面积40亩、近500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鹧鸪、麻雀、喜鹊、啄木鸟等数十种鸟类到这里栖息,使这里一年四季鸟语花香。
操场式草地成市民羽毛球场
南湖公园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健身、休闲和观光。公园内有数个操场式草地,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在这里打羽毛球、闲聊,尤其是中秋之夜,各个草地都有数千市民在赏月。春节期间人数则更多。
公园的几条水泥道路则是市民的健身道,有大圈、中圈和小圈供市民选择。大圈从公园前门或者后门进去,沿着公园最边沿的道路走一周,全程5公里多。从公园前门或者后门进去后,走到新建的厕所旁时不走最边沿的道路,而走另外一条道路,再回到公园前门或者后门,全程4公里多,谓之中圈。小圈则往靠近后门的南湖水塘边上的道路走,再迂回前门或者后门,全程约3公里。
为方便市民晚上健身,美化公园夜景,2005年以来,公园加装了矮灯130盏、高灯110盏、大型景观灯8座、小型景观灯6座、彩虹管400多米,添加石凳40多套及健身器材一批。
如今,每天从早到晚,大、中、小圈上的人川流不息,人们或跑步或散步,再加上其他休闲的人群,平均每天到公园的人数有近万人次。
为使公园的水更清,有关部门对南湖进行了整治,并在湖边加设了防护栏,增修了健身道路800多米。 本报记者赖金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