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2岁小女孩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由清远阳山籍拾荒阿婆 陈贤妹施以援手,将小悦悦转移到路边并找到其父母送进医院治疗。在国人的关注中,小悦悦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但由此事引发的道德反思,却刚刚开始。
人们谴责18名路人的冷漠,为阳山阿婆陈贤妹的举动感动,并称她“拾起了国人最后的良知”。但清远的好人好事远不止这一件。他们中既有勇斗抢匪、身中8刀 仍紧抱歹徒的人民警察,也有为家乡发展殚精竭虑、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村支书;既有全城慷慨解囊、为对越反击战老兵治疗旧伤,也有“在有车辆撞来时先推开群 众自己被撞10米远”的交警……
为激励更多清远人参与到做好人好事中去,本报特开设【大爱清远·清远好人群像录】栏目,与读者共勉。敬请垂注。
10月13日晚在广东佛山“接连被两车碾压18路人视而不见”事件中两岁四个月的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当日上午闻此消息,曾施援手帮助过小悦悦的阳山老人陈贤妹眼眶湿润,“才两岁大,太可惜,太可怜了。”
因此事连续10多天来处于媒体的聚焦之中,这位58岁阳山老人的平静生活秩序被打乱,她未曾想到自已一个“举手之劳”的善举,有人褒扬,更有人冷嘲。“在我们农村,谁家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忙是很寻常的事。”陈贤妹的话,朴实无华。
在家乡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喜欢帮助人的陈贤妹在村里口碑很好。5岁的唐源静对两年前发生的事已记不太清楚,但她记得是“叔婆太”把她从水沟里抱出来的。2009年清明节,3岁的唐源静因采摘路边的野花掉入水沟,陈贤妹救起了她……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陈贤妹的善举,在阳山却绝非偶然行为。有事例为证。在顺德,有谢林辉救人于大良河匿名离去;在阳山,有“清远好人”何绍永认领地震失去双亲的20名孤儿,还有“贴钱村官”夏何金出资修村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报2006年5月11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通讯《5000颗爱心驱走死神》——32岁的毛韶东是阳山县黎埠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因患尿 毒症送到广州治疗。60多岁的慈母唐群清,毅然决定捐肾救子。当他们为巨额手术费犯愁时,阳山全县5000多名教职工及时伸出援手,捐款11万多元。一位 扎根山区默默教书育人,一位无私捐肾诠释伟大母爱,一次爱心接力播洒温暖,该报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这些平凡而普通的百姓,用“点滴”的爱心善举,描绘了一幅“阳山好人”美卷。
唐群清:捐肾救子诠释母爱
毛韶东是阳山县黎埠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2003年底,他患上了肾小球硬化、恶性高血压等疾病。2006年转为尿毒症,住进省人民医院。
这种病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而肾移植必须找到合适健康的肾,且手术费用需20多万元,这对一名山区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60多岁的慈母唐群清得知医生介绍后,为了救儿,决定捐出自己的一个肾。“只要能治儿子的病,别说捐一个肾,就算是换上我这条老命都值得!”唐群清说。高 龄慈母捐肾救儿一事很快在阳山全县教育系统传开,该县教育系统及全县中小学等50个单位5124人共捐得善款11万多元。
当年4月18日,手术成功施行,毛韶东重返心爱的讲坛。他动情地说:“是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全县的教职工给了我再生的机会!”
何绍永:乐善好施企业家
49岁的何绍永是阳山县杜步镇私营企业家。他乐善好施,在致富后一直坚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帮困工作,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当地成为佳话。
近年来,他先后出资150多万元兴建了杜步中心小学综合大楼,热心扶持了5名贫困学生就读大学,帮助他们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还认领了北川地震失去双亲的20名孤儿,直至他们成年。
为解决杜步镇敬老院老人生活费,他从2008年起资助每位老人每月100元生活费,从不间断;此外还捐献了资金成立“阳山县见义勇为基金”。
李炳房:7年徒步邮路13万公里
李炳房是阳山秤架瑶族乡人,一名普通投递员,主要负责秤架乡的两条邮路。一条是从秤架到东坑山背电站,横跨“广东第一峰”;另一条是从秤架到东岭,途经海 拔986米的高山,邮路全长86公里,服务村寨有25个,服务人口有826户。李炳房每周每条邮路走两次,7年来,他徒步邮路超过1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 球3圈。
2008年春节,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期间,为了保持瑶乡的信息畅通和早日将外地寄回的包裹、汇款等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他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左手拄拐 杖,右手持柴刀,毅然踏上早已冰封的邮路。平时只需行走一天的路程,他一走就是好几天。报纸180份,平信232封,包裹、特快28件,汇款单34张…… 他一件不漏,一一按时送达。
他热心帮助群众。当获悉一村妇难产,他二话没说,打着手电连夜翻越数座大山,硬是将接生员“请”了过去,及时挽救了两条危在旦夕的生命;当得知一村民的水稻“发稻瘟”,他以救火的速度把所需的农药送上,使这一家子避免了颗粒无收的“家庭危机”。
李炳房用他的艰辛和汗水,先后荣获2008至2009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2009年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清远好人”等荣誉称号。
黄国华:鞠躬尽瘁的民警
黄国华,阳山县七拱镇人,生前系阳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阳城中队民警。在1994年抗洪救灾工作中,黄国华救出受困群众300多人,获省公安厅表彰,荣立个人三等功。
1996年3月,暴雨引发阳山洪灾。阳山县凤埠镇沿河村庄江车村500多名群众被洪水包围,撤退到楼房房顶等待救援。时任凤埠派出所副所长的黄国华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领民警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心系群众的黄国华想方设法,找来6条充气大汽车轮胎、木板和尼龙绳制成简易橡皮艇,尼龙绳一头牵着民警,一头拉着群众。救援行动从晚上8点持续到凌晨3点,共救出群众60多人。凌晨3点洪水退下,疲惫不堪的黄国华才带队回局。
他还是“车匪路霸的克星”。当时107国道凤埠沙冲路段常有爬车越货案件。黄国华不畏艰难,常设夜里埋伏,不论酷暑严寒,坚守第一线,经常是四五个小时在外工作。据统计,其就任期间共打掉车匪路霸团伙12个,起获赃物30多万,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2009年7月10日,黄国华在烈日下工作了三个多小时回到中队后,因“突发脑出血并发症”送医院救治,后抢救无效因公牺牲,享年42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黄国华的工作写照,工作数十年热心服务群众,为阳山百姓树立了一个可靠可亲的民警形象。
谢林辉:无名英雄顺德救人
32岁的谢林辉是阳山县黎埠镇江车村人,任顺德某饮水公司工程师。今年端午节放假,他与妻小到顺德大良河看龙舟赛事。
当时的龙舟赛事正值最后冲刺阶段,众多观众都看得异常兴奋。突然间一名小孩子跌入河中,母亲施救时也被一并拉进了河中,两人很快就沉到了水里,十分危险。见此情景,谢林辉没多想便从3米开外的地方跳下河,快速将落水母女救出水面。随后,他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
经过当地媒体报道和微博宣传,次日这位“无名英雄”谢林辉才被找到。
夏何金:贴钱办事的村官
夏何金是阳山县岭背镇黄屋村人,通过20多年的拼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也有了自己的企业,身家过百万。2008年入党后,他弃舍老板不做,甘当 贴本村官,他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自己,贴钱20多万元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更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受到好评。
“要致富,先修路”。上任伊始,他把第一把“火”烧向了村民期盼已久的行路难问题。由于资金不足,夏何金自掏腰包10多万元。
路通后,村里立马有了经济项目。一名老板前来投资10多万元在枫饭墩租地建起了猪场;温氏企业也重新前来谈合作项目;村民的经济作物能快速运到县城卖,价格翻番,村民收入见涨。
黄屋村原本没办公楼,村中事务只能到村书记家办理,既不方便工作,前来办事的村民对此也有怨言。为结束干部在家办公的历史,夏何金无偿拿出10万元,并发动在珠三角创业的乡亲捐资,建成了办公楼。
为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夏何金投入6万多元兴建体育场地,2010年春节后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等体育场地相继投入使用,成为农民群众娱乐和煅炼的好场所。
文明之风催生“阳山好人”
■记者手记
记者走访阳山发现,一个个“阳山好人”的出现,离不开当地历史文化传承下的朴素民风,有赖于当地重师兴教之氛围,更源于阳山大力宣扬发展文明事业的教化之功。
公元803年,一代文豪韩愈被贬阳山。当时的阳山,系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韩愈任职阳山县令后,虽时间仅一年多,但他勤政为民,教民以诗书礼仪,易愚昧而 文明,改狩猎而农耕。阳山由此风华渐开人文蔚起,出现一派“彬彬儒雅”之景象,始而闻名天下。在韩愈之前,史载阳山“惟文风不振,岁科两考应试,童子不过 百人”;韩愈到任之后,至清朝,阳山境内考取贡生323名,举人20名,进士6人。
有了韩愈的开化,尊师重教延续千年,特别是近年阳山投入近3亿元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创建了4个市级教育强镇、3所省绿色学校、8所市级办学水平学校、30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
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阳山人民文化水准和文明程度,使百姓知书达理,中国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奠实了淳朴民风之基,行善助人蔚然成风。
同时,阳山还通过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勇于开拓、开放包容”新时期阳山人精神,广泛开 展“阳山县道德模范”、“十大书香之家”、“好母亲”、“好父亲”、“文明诚信经营户”等评选表彰活动,让市民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在全县各行各业 树立了先进典型和模范。
良好的氛围,让文明之风浸透阳山各行各业,成为道德楷模成长的土壤。而政府对文明善举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则培育了群众向善行善的价值导向,并用实际行 动践行。清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阳山分会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阳山有120多名见义勇为的人士。他们的义举,在寻常百姓间催生了朵朵和善之花、文明果 实。
同时,阳山还通过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勇于开拓、开放包容”新时期阳山人精神,广泛开 展“阳山县道德模范”、“十大书香之家”、“好母亲”、“好父亲”、“文明诚信经营户”等评选表彰活动,让市民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在全县各行各业 树立了先进典型和模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