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每天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在何处?在惠东县高潭镇大星村。这个惠东最东端的乡村,位于深山,交通闭塞,以三华李扬名。随着果树老化,近年大星三华李出现减产,村民于是养蜂、养蜈蚣等另谋出路。而在村干部眼中,大星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和潜力。
李树漫山遍野
从高潭镇中心前往处于群山之中的大星村需走19公里的盘山村道。11月16日,“惠州边界行”采访小组从高潭出发,经近40分钟的山路颠簸和转弯后,抵达大星村。这里李树漫山遍野,即使是初冬季节,树叶依旧翠绿。这片惠州最东的土地以三华李传名。当地村民说,春天的时候,遍地的李树开满白花,如雪地一般,异常壮观。
大星村与紫金县南岭、海丰县黄羌、陆河县新田镇接壤,村民要通往外地,必须借道高潭镇中心。大星村是一个传统农耕村落,现有村民300多人,有多年栽种三华李的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全村栽种三华李1000多亩。
三华李春季花开,成熟期在农历芒种到夏至之间,有“岭南夏令果王”之称。“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大山阻隔了大星村与邻县交界乡镇,但三华李让大星村传名外地。
大星村党支书张茂介绍,夏季三华李挂果,村民们会把新鲜的果子载往海丰县城的市场售卖,揭阳普宁的凉果厂的果贩甚至过道汕尾,进村来收购三华李。
不过,近些年随着果树的老化,以及销售价格迟迟没能提升,大星村的三华李栽种面积在锐减,从顶峰时期的1000多亩减至如今的300来亩。在大星村小河边,枯萎的三华李树为数不少。“价格跟不上,最高才卖到1块钱一斤,打击了村民继续栽种的积极性。”张茂说。
蜈蚣养殖血本无归
三华李的减产,让大星人另谋出路,尝试新的增收项目。大星人养起了蜜蜂,目前有多家农户在养蜂。千树万树李花开时,便是蜜蜂采蜜时节。目前,春蜜价格为10元一斤,冬蜜则卖到近50元一斤,村民们希望,通过养蜜实现增收。
大星人还瞄准蜈蚣作为常用药材的价值,养起了蜈蚣。今年2月,村民张娘福和另外两名村民合资六七万元从重庆引进2000条蜈蚣。后来,又有另外3名村民跟着养殖蜈蚣,整个大星村养蜈蚣规模一下子达到4000条。不过,这是一次错误的项目选择。养殖蜈蚣不到半年,张娘福等人就发现,由于技术不足,出现了大蜈蚣吃小蜈蚣以及蜈蚣死亡现象,他们所养的蜈蚣日益减少。至今年8月,他们已血本无归,只好关闭蜈蚣养殖场。
谋划发展生态旅游
凭借多种方式的种养,深山中的大星人过着波澜不惊的温饱日子。“我们这里夏天睡觉都要盖被子,生态环境很好。”村民张金连在大山中居住了半辈子,他的口吻充满着自豪。
因为地处偏远,生态原始,既有潺潺流水小河,又有古树、李树等特色品种,村干部眼中的大星村,就如一块处女地,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搞些度假山庄,带动村民农副产品销售,这是不错的发展方向。”张茂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