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踏雪无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源远流长,仅就术数一技,就非常神奇,非常诡异,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有时却令人不得不叹服。 相传隋末有个袁天罡,入唐之后,成为天下知名的术数家。据不完全史载: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善风鉴,累验不爽,曾仕于隋,为盐官令。唐时,为火山令。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等。通志著录,其有《易镜玄要》一卷。久佚。
传说袁天罡年轻时得异人传授,深谙相术,能预言未来。唐高祖武得六年(公元623年)出任火井令。虽居住在四川,名声却远播京师长安。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诏袁天罡进长安,结果衍生了许多传奇故事。
袁天罡进京的路上经过利州。利洲都督武士彟把袁天罡请到府第,让他给夫人和孩子相面。袁天罡一见武夫人即道:“夫人骨法非常,必内生贵子。”武士彟又叫出儿子元庆、元爽和一个女儿请袁天罡相面。天罡说元庆、元爽可至三品,为保家之子;女儿大贵,却不利其夫,说的就是武则天的胞姐,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果然安享荣华,但克夫早寡。最后,武士彟抱出在襁褓中的武则天(那时候,她的乳名还叫华姑),作男孩打扮,也不说破。袁天罡一见大惊,道:“此子日角龙颜,龙睛凤颈,伏羲之相,贵人之极也,要是个女子,当为天下之主!”袁天罡预言日后“当为天下之主”的就是武则天。据说武则天的脖子异于常人,相法上称为“凤项”。女子却说可当皇帝,这是杀头之罪,因此武家半信半疑,不敢透露半点风声,更不敢点破此乃女子也。不过,精明过人的武士彠听袁天罡说自己的小女儿“当为天下主”,心里也就活动开了,刻意把她当成男孩子培养,读书写字、吟诗作画、抚琴弄唱,一样都不落下,武则天天姿聪慧,聪明过人,一学就会。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被选入宫。俗话说女大十八变,但武则天早熟,十四就变了,变成了出色大美人。李世民后宫选美,听说武士彠的女儿华姑姿色过人,便着意差人召选,好色的李世民看她天生美貌,举止悦人,便封为“才人” (“才人”实际是一种宫中女官,相当于正五品),赐名“武媚”,人称“武媚娘”,深得唐太宗宠爱。有一次,唐太宗召袁天罡进宫为宫眷看相。袁天罡不知道眼前的武才人就是当初那个襁褓之孩。他看了武媚娘后就说:“将来取代唐朝天下,为祸于陛下子孙者,必为此人。”
这还了得?!唐太宗大惊失色,自己再怎么宠爱这女人,但无论如何子孙后代的江山是最重要的。他顿时起了杀心:“那就杀了她,如何?”
袁天罡摇头说:“天命如此,不可逆天而行。陛下宠她20年,到她取代唐朝天下已在晚年,年老而仁,还会手下留情。如杀了她,投胎转世,仍旧会为害大唐,那时年轻气盛,亦无恩宠可言,陛下的子孙岂可瞧哉?”
唐太宗也是个明白人,一听,也是哦,天命如此,可叹,可叹!于是打消了杀掉武媚娘的念头。但无论如何心里那条刺却是拔不掉了,从此见恨于武媚娘,心中时时刻刻防备着武媚娘,却不敢公诸于天下。
及至贞观末年,太宗病笃,唐太宗感到非常棘手,不知该如何处置武媚娘。便问武媚娘在他死后有什么打算。武媚娘毫不犹豫便答道:“陛下百年归天之后妾立誓削发为尼,以报天恩于万一。”太宗本意是要她殉葬的,她机智的回答,使本来就崇佛的太宗正中下怀,她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唐太宗下令百年之后把武媚娘贬到感业寺当尼姑,希望子孙可以避过这一劫。
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遵照大行皇帝的遗命,武则天被送进长安感业寺出家,法名“明空”,从皇帝的崇妾,一下子沦为僧尼,眼看就要凄惨地伴着木鱼、青灯度过余生。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袁天罡的预料,武才人后来终于还是当上了女皇。
事缘于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偏偏爱上了父亲的妃子,为武才人日后的东山再起埋下伏笔。《唐会要》记载说:“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这是讲武则天和唐高宗二人初步建立关系的一段经典史料。聪明、感性、柔弱的太子李治爱上了独立、坚强、有表现欲的武才人,贞观20年至贞观23年,两人在唐太宗的病榻前两情相许,相爱缠绵,成就一段不伦之恋。贞观23年,唐太宗崩驾,李治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即唐高宗,次年(650)改年号为永徽,当时年仅23岁。不久,他就把武媚娘接回了宫,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促高宗立己为后,宠爱有加。唐高宗体弱多病,因此大部分的朝政都由武则天把持,奏章也由武则天批示。他的多情柔弱与武则天的刚强、精明、能干相应得彰。据史载,自显庆(656—661年)后,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头疼,视力也逐渐变坏。百司奏事,有意让武后决断。武则天生性聪慧机敏,又涉猎文史,处理政事使高宗很满意,对她的建议,很少驳回,因此,武则天逐渐拥有了实权,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唐高宗死后,太子李显继任皇位,是为中宗,随即被武则天废除,改立李旦为唐睿宗,但事实上此时已进入武则天独裁的时代。到了690年,武则天干脆自己当上皇帝,改国号为“周”,但是习惯上仍然把这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为唐,所以历史上只称“唐”而不称“周”。武则天曾经想干脆把“李”家天下变成“武”家天下,无奈她那几个侄子武三思之类的扶不上墙,最后,大概也是顾念自家子孙,只好作罢。公元699年,武则天将废太子庐陵王李显重新立为太子。705年,迫于大臣和将军的威胁,武则天将皇帝位传给李显。李显恢复唐为国号。
以上故事也许只是野史,并不见得全真。但袁天罡确系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星象预测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著名的有《九天玄女坠金法》、《怪书》、《响应经》、《通明玉帐法》、《遁甲步小游太一诸将立成图》二卷、《相书》七卷、《相气色书》一卷、《要决》三卷、《玄明经》一卷、《推背图》、《称骨歌》等等。最著名于世的就是“袁天罡称骨算命法”。
这种方法同四柱算命一样,能确定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准确率很高,又便于掌握和运用。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定数,年、月、日、时的重量都有具体规定。只要把年、月、日、时的重量加在一起,按照“称骨歌”一查,就可确定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据历代相传,袁天罡与同窗好友(有一说系其弟子)李淳风(道士),时常聚首论易,谈天说地。并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卧。一个写一个画,为后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预测天书《推背图》。
李淳风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陕西岐山人。公元602年生,670年卒。622年,任秘阁郎中,奏请编新历,644年编成 《甲子元历》,对后世天文、历法、和数学的发展贡献很大。他还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论“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641年负担了编写《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 《隋书》的总指导责任,为《晋书》亲自撰写了《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保存了古代天象变化及自然灾害史料。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在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著《乙已占》中,把风分为8级。1000年后,英国学者才在《乙已占》的基础上,把风力划分为零到12级。
壮哉!神秘而伟大的中国国学!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